汽车发动机的振动与冲击特性直接关联整车可靠性、乘坐舒适性及零部件寿命——振动过大会引发缸体裂纹、螺栓松动,冲击则可能破坏悬置或变速箱连接部件。因此,规范化的测试流程是发动机研发、量产验证及故障排查的核心环节。本文将从需求分析到报告输出,拆解每一步操作细节,为测试工程师提供可落地的指南,确保数据准确且能直接支撑问题解决。
测试需求与方案设计
测试前需先明确目标:是研发阶段的性能优化(如降低怠速振动)、量产前的一致性验证(如确保每台发动机振动达标),还是故障排查(如解决某批次异常抖动)?不同需求决定测试重点——故障排查需聚焦异常频率,性能优化则要覆盖全工况。
方案设计需锚定行业标准,比如ISO 10844(道路车辆发动机振动测量)规定频率范围至少0-1000Hz,SAE J1455(汽车发动机振动测试)要求冲击峰值模拟实际路面1.5倍。同时要列出设备清单:数据采集仪(如LMS SCADAS)、加速度计(如PCB 352C33)、测功机或振动台,以及软件(如Test.Lab)。
方案还需明确时间计划:研发测试通常3-5天,量产验证1-2天/批次。最后需通过跨部门评审——发动机工程师确认测试部位,质量工程师核对标准,避免遗漏关键环节(比如忘记测悬置点振动,而悬置是振动传递到车身的关键路径)。
测试准备与试件状态确认
试件需装配完整:包括缸盖、曲轴、活塞等核心部件,以及机油泵、水泵等附件。润滑油用原厂推荐型号(如5W-30全合成),加到规定油位;冷却液充满,确保测试中温度维持80-90℃——冷态发动机零件间隙大,振动特性与热稳定状态差异大。
固定方式要模拟实车:用专用工装将发动机固定在台架上,工装刚度需与车身悬置一致(比如车身悬置刚度200N/mm,工装偏差±5%以内)。固定螺栓扭矩按原厂规范(如M10螺栓25N·m),避免过松放大振动或过紧导致缸体变形。
环境需控制干扰:测试室噪音低于60dB,安装100mm厚橡胶隔振垫减少环境振动;温度保持20-25℃,避免压电式加速度计因温度漂移(0.1%/℃)导致灵敏度偏差。
传感器选型与精准安装
振动测试选压电式加速度计:频率响应0.5-10000Hz、灵敏度100-500mV/g、体积小(直径10-20mm),适合发动机狭小空间;冲击测试需高量程(如1000g),避免峰值超量程损坏。
安装位置覆盖关键部位:缸体(靠近曲轴主轴承,反映曲轴振动)、缸盖(靠近凸轮轴,反映配气机构振动)、油底壳(底部中央,反映整体振动)、悬置点(左右前、后悬置,反映振动传递路径)。每个位置装3个方向传感器(x轴发动机轴向、y轴垂直地面、z轴横向),捕捉三维振动。
安装方式优先螺栓固定:用M5螺栓拧入发动机螺纹孔(深度≥10mm),涂螺纹胶防松;无螺纹孔用磁座(临时测试),确保贴合无磁滞;胶粘(氰基丙烯酸酯胶)仅用于怠速等小振动工况,测试后清理残留。
安装后需检查:轻拍传感器,看软件时域信号是否有清晰峰值——无杂波说明牢固,有杂波则重新安装。同时记录每个传感器的位置、方向、灵敏度,便于后续对应数据。
测试系统校准与误差控制
校准按顺序进行:先校加速度计——用B&K 4294校准器输入10Hz、1g信号,测输出电压算实际灵敏度,偏差超2%则调整或更换;再校采集仪——用NI 4461标准信号源输1V、100Hz信号,检查采集仪读数偏差,超1%则调增益或滤波(低通截止1000Hz)。
工装校准也重要:用拉力计拉悬置点,测工装变形量算刚度,确保与车身悬置偏差±5%——刚度不足则加厚度或换铝合金材料。
系统联调:启动发动机怠速10分钟,采集5分钟信号,看时域波形稳定(峰峰值波动<10%)、频域图有清晰怠速频率(如800rpm对应13.3Hz)——不稳定则查传感器或连接。
测试工况设定与模拟
工况需覆盖实车场景:怠速(800-1000rpm无负荷,反映基础振动)、部分负荷(2000-3000rpm、50%负荷,模拟城市行驶)、全负荷(4000-6000rpm、100%负荷,模拟高速超车)、急加速/减速(怠速到全负荷再回落,10秒循环,模拟负荷突变)、冲击(振动台输半正弦脉冲,峰值50-100g、持续10-20ms,模拟过坑)。
每个工况测试时间:怠速10分钟、部分负荷20分钟、全负荷30分钟(热稳定)、急加速5次循环(取平均)、冲击3次(一致性)。
工况模拟用测功机:发动机连电力测功机,精确控制转速和负荷(如3000rpm、50%负荷对应扭矩100N·m±5%);冲击用液压振动台,固定发动机输入预设脉冲。
测试前需预热:怠速10分钟,待冷却液80℃以上、机油60℃以上——冷态零件间隙大(活塞缸套冷态0.05mm、热态0.02mm),振动数据无效。
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
采集参数设置:采样率2560Hz(≥2倍最高频率1000Hz,满足奈奎斯特准则);低通滤波1000Hz、高通0.5Hz;连续触发确保采集完整工况。
实时监控关键:看时域波形(有无突然高峰值,如超100m/s²需停测查爆震或传感器松动)、频域图(有无异常频率,如300Hz峰值突增可能是凸轮轴磨损)。
数据保存与检查:以*.tdm格式存原始数据(含传感器、工况、时间戳),拍测试照片追溯;采集后核对数据完整性——全负荷30分钟需≥4608000点,无丢失或平线信号,否则重测。
信号预处理与噪声消除
滤波去噪声:用FIR数字滤波器去高频干扰(如10kHz电源干扰)和低频漂移(如传感器温度漂移0.5Hz以下)——某发动机怠速信号的10kHz噪声,经1000Hz低通滤波完全消除。
去趋势消偏移:用线性或多项式去趋势,去除发动机升温导致的基座变形偏移(如全负荷时温度升10℃,基座变形0.1mm,信号偏移0.5m/s²)。
信号平均减误差:同一工况多次采集取平均(如急加速5次取平均),减少空气流动等随机误差——平均后频域峰值更清晰。
验证处理效果:对比原始与处理后信号,确保关键信息未丢(如冲击峰值80g,处理后需78-82g,偏差超2%重处理)。
振动与冲击特征分析
振动分析看时域频域:时域峰峰值(怠速缸体≤5m/s²)、RMS值(全负荷≤15m/s²,反映能量)、峰值因子(≤5,超10说明有异常冲击——某发动机怠速峰值因子12,查得气门挺柱异响)。
频域找共振频率:FFT变换后看峰值超标的频率——发动机一阶共振250Hz,若峰值25m/s²(超ISO 10844的20m/s²),说明缸体刚度不足,需加壁厚或加强筋。
冲击分析看三参数:峰值加速度(过坑≤80g)、持续时间(≤15ms)、冲击响应谱(SRS,悬置≤30g)——某发动机冲击峰值90g,因悬置橡胶硬度不够(原50HA需调60HA)。
结合结构定位原因:缸体振动来自曲轴不平衡,缸盖来自配气机构敲击,悬置来自曲轴扭转振动(扭转角超0.5°)——频域频率对应部件,快速找问题。
结果验证与复现
重复测试验一致:同一工况测3次,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值×100%)≤5%说明数据可靠;超5%则查传感器松动、发动机状态或系统漂移。
对比标准判合格:SAE J1455规定全负荷悬置RMS≤20m/s²,若18m/s²合格,22m/s²需改进。
对比竞品找差距:研发时若竞品怠速RMS3m/s²,自己4m/s²,需调曲轴平衡块减少不平衡力。
异常结果深排查:缸体250Hz峰值超标,拆发动机查曲轴动平衡(需G2.5级)或测缸体固有频率(若固有频率250Hz,需加刚度远离工作频率)。
测试报告输出与应用
报告包含完整信息:封面(项目、日期、人员)、目录、需求、方案(标准、设备、工况)、传感器位置图、原始数据截图、处理结果(峰峰值、RMS、共振频率、冲击参数)、结论(合格/不合格+原因)、改进建议(如调悬置刚度)。
报告要通俗易懂:用柱状图对比工况RMS,折线图展频域峰值,便于设计师和质量经理理解。
报告应用场景:研发用优化设计(如调缸体结构),量产用质量控制(每批抽测10台),故障排查用解决问题(如换悬置橡胶)。
报告归档保存:PDF和纸质档存5年以上,便于追溯——市场出现振动问题时,可查当年测试报告看是否有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