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电致衰减(LET)测试是评估光伏组件在电致条件下性能衰减的重要手段,旨在保障光伏系统可靠运行,涵盖多方面测试内容与标准遵循。
光伏组件电致衰减(LET)测试目的
目的之一是精准掌握光伏组件在电致负载下的衰减规律,为预测组件长期性能变化提供依据。
其二是通过测试找出影响组件电致衰减的关键因素,助力优化组件制造工艺。
其三是确保光伏系统长期高效稳定运行,通过评估电致衰减情况保障系统可靠性。
光伏组件电致衰减(LET)测试方法
采用模拟太阳光源照射组件,同时施加工作电流,营造电致条件,测量不同时间点的电性能参数。
具体操作包括设定测试环境的温度、光照强度等条件,连接测试设备,对组件加载测试,定期记录电压、电流、功率等数据。
通过对比不同阶段电性能参数变化,分析电致衰减的程度与规律。
光伏组件电致衰减(LET)测试分类
按测试环境温度分,有常温电致衰减测试与高温电致衰减测试,模拟不同气候下组件衰减。
按测试组件功率等级分,包括小功率组件与大功率组件电致衰减测试,适应不同规模系统需求。
按测试时间分,有短期与长期电致衰减测试,长期测试更能反映组件长时间运行衰减趋势。
光伏组件电致衰减(LET)测试范围
适用于各类光伏组件,如晶体硅、薄膜等不同类型组件的测试。
涵盖实验室小尺寸组件到实际应用中大型组件的测试范围,满足不同场景测试需求。
包括新生产组件质量检测与已安装运行组件性能评估。
光伏组件电致衰减(LET)测试项目
主要测试功率衰减率,通过初始与不同时间功率测量计算衰减率。
开展电压衰减、电流衰减测试,分析其对功率衰减的影响。
测试填充因子等电性能参数在电致衰减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光伏组件电致衰减(LET)测试参考标准
GB/T 20043-2020《光伏器件 第10部分:地面用光伏器件的实测光谱响应的外部量子效率的测量》。
IEC 61215-2:2016《光伏器件 第2部分: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GB/T 18911-2019《光伏器件 光伏组件紫外试验》。
IEC 61730-1:2016《光伏组件安全鉴定 第1部分:结构要求》。
IEC 61730-2:2016《光伏组件安全鉴定 第2部分:测试要求》。
GB/T 6495.1-2021《光伏器件 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
IEC 60068-2-1:2017《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IEC 60068-2-2:2007《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 9535-2013《地面用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IEC 61853-1:2012《光伏系统 第1部分:光伏阵列特性的现场测量》。
光伏组件电致衰减(LET)测试注意事项
测试前需确保组件清洁,避免灰尘等影响测试结果准确性。
测试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环境温度、光照强度等条件稳定性,保证测试数据可靠。
正确连接测试设备,防止因接线错误导致测试失败或数据误差。
光伏组件电致衰减(LET)测试合规判定
将测试得到的功率衰减率与标准允许范围对比,若在范围内则判定合规。
根据电压、电流等参数变化结合标准性能指标,综合判断组件是否符合标准。
各项测试指标满足标准规定,则判定光伏组件电致衰减测试合规。
光伏组件电致衰减(LET)测试应用场景
应用于光伏组件生产厂家质量控制,出厂前测试保障产品质量。
用于光伏系统安装前组件性能评估,筛选符合要求组件保障系统初始性能。
还可用于光伏系统运行中定期检测,监测组件长期运行电致衰减情况,及时发现性能退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