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机是建筑工程中搅拌混凝土的核心设备,其金属部件(如搅拌轴、叶片、焊缝)长期受物料摩擦、冲击,易出现裂纹、磨损、内部缺陷等问题,若未及时发现可能引发设备故障甚至安全事故。无损探伤作为不破坏设备的检测方式,是保障搅拌机运行安全的关键手段,其中超声检测因灵敏度高、穿透力强、可定量缺陷等优势,成为混凝土搅拌机无损探伤的常用方法。本文将详细说明混凝土搅拌机超声检测的常用方法及操作要点,为现场检测提供实际指导。
超声脉冲反射法:混凝土搅拌机金属部件的基础检测
超声脉冲反射法是利用探头向被测部件发射超声脉冲,当脉冲遇到缺陷或部件底面时会反射回波,通过分析回波的位置、幅值和形状判断缺陷情况。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轴、搅拌叶片、机架等金属部件的表面及近表面缺陷检测,比如叶片的磨损坑、轴的横向裂纹——这些缺陷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叶片断裂或轴变形,影响搅拌效果。
操作时,首先要处理部件表面:若有锈蚀、油污或灰尘,需用砂纸打磨或清洗剂擦拭,保证表面平整干净——粗糙的表面会导致超声波散射,回波信号杂乱。之后涂抹耦合剂,常用的有机油、甘油或专用超声耦合剂,要均匀薄涂,避免产生气泡——气泡会阻断超声波传导,导致无回波或假信号。
探头频率选择需匹配部件厚度:混凝土搅拌机金属部件厚度一般在10-50mm,2-5MHz探头最常用。比如检测20mm厚的搅拌叶片,选5MHz探头能更清晰显示0.5mm的微小裂纹;检测50mm厚的机架,选2MHz探头穿透力更强,能检测到内部更深的缺陷。
扫查方式建议用网格扫查:探头沿部件表面做横竖交叉的直线移动,扫查间距不超过探头直径的一半(如Φ20mm探头,间距控制在10mm内),确保覆盖整个检测区域。移动时要保持匀速,压力适中——压力太小耦合不好,压力太大可能压坏探头或磨损部件表面,一般以探头轻微贴合表面为宜。
超声透射法:混凝土搅拌机焊缝及厚壁件的穿透检测
超声透射法是将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分别放在被测部件两侧,发射的超声波穿过部件后被接收,通过测量声时(传播时间)和幅值(信号强度)判断内部缺陷:若有缺陷,超声波会绕射或散射,导致声时延长、幅值降低。这种方法适合检测混凝土搅拌机的厚壁焊缝(如搅拌筒与支架的焊接处)、厚壁轴类部件的内部缺陷——这些部位厚度大,反射法的回波信号弱,透射法更可靠。
操作前需校准探头配对:发射和接收探头必须同频率、同角度(比如都用2MHz直探头),否则信号会不一致。校准用的基准试块要和被测部件材质、厚度相同,比如检测30mm厚的碳钢焊缝,就用30mm厚的碳钢试块调整仪器参数,确保声时测量误差小于1μs。
检测时要保证探头对齐:发射探头中心与接收探头中心需在同一直线上,否则会出现信号减弱甚至消失。可以用直尺在部件表面画标记线,探头沿标记线移动,或用探头架固定位置——比如检测搅拌筒焊缝时,用磁性探头架吸在筒壁上,保证两个探头始终对齐。
数据记录要对比基准值:每检测一个点,记录声时和幅值,与基准试块的数值对比。若声时比基准值大10%以上,或幅值比基准值小30%以上,说明该部位可能有缺陷,需重复检测确认。比如基准声时是20μs,某点声时变成25μs,幅值从80%降到50%,就要重点排查是否有内部裂纹或夹渣。
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搅拌机电控柜及精密部件的缺陷定量
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利用缺陷的衍射波信号检测:当超声波遇到缺陷的顶部和底部时,会产生衍射波,通过测量衍射波的到达时间差,计算缺陷的深度和长度。这种方法的优势是缺陷定量精准(误差小于1mm),适用于混凝土搅拌机的精密部件,比如齿轮箱的齿轮轴、电控柜的铜排连接部位——这些部件的微小缺陷(如1mm裂纹)可能影响设备运行精度,需要准确判断严重程度。
探头角度选择是关键:常用45-60度的斜探头,这个角度的衍射波信号最强,能覆盖大部分缺陷方向。比如检测齿轮轴的周向裂纹,选60度探头,能更好地捕捉裂纹两端的衍射波;检测轴向裂纹,选45度探头更合适。
扫查速度要慢:控制在100mm/s以内,速度太快会导致数据采集不完整,无法准确识别衍射波。扫查时用探头架辅助,保持探头与部件表面距离一致——手动移动易出现误差,探头架能保证扫查的稳定性。
数据处理用专用软件:TOFD软件会自动分析衍射波的时间差,生成缺陷的深度、长度和位置报告。比如检测齿轮轴时,软件显示某缺陷深度5mm、长度8mm,就能直接判断缺陷是否在允许范围内——若齿轮轴直径是50mm,5mm深的裂纹不影响强度,可继续使用;若深度超过10mm,就需要更换部件。
相控阵超声检测:搅拌机复杂曲面部件的高效扫查
相控阵超声检测通过电子控制探头阵元的激励延迟时间,形成不同角度的超声波束,实现扇形或线性扫查。这种方法的优势是灵活调整波束角度,适应复杂曲面部件——比如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筒内壁(曲面)、曲面搅拌叶片,传统单探头检测需要多次调整角度,相控阵能一次扫查覆盖整个曲面,效率提升3-5倍。
探头选型要适配曲面:检测曲面部件(如搅拌筒内壁,弧度R500mm),需选柔性相控阵探头——柔性探头能贴合曲面,保证耦合效果;若用刚性探头,会与曲面之间产生间隙,超声波无法有效传导,导致漏检。
波束角度设置覆盖曲面范围:比如搅拌筒内壁的曲面角度是120度,就设置波束角度范围为30-90度,确保每个位置都能被超声波覆盖。可以通过预扫描调整:先在曲面一端扫查,观察回波信号,调整角度直到信号清晰——比如某位置波束角度60度时回波最强,就把这个角度设为中心值。
扫查路径沿母线方向:搅拌筒内壁的母线是轴向,就沿轴向移动探头,同时开启扇形扫查,覆盖整个圆周方向。扫查时保持速度均匀(比如50mm/s),避免漏检或重复检测——可以在部件表面贴标记纸,每移动10mm做一个标记,确保扫查覆盖所有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