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微析 | 仪器设备 | 院所资质 |
品质可靠,实力过硬
服务质量有保障
24小时咨询电话:156-0036-6678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

矿用装载机安全性能测试第三方检测标准及实施要点解析

时间:2025-07-23 来源:微析研究院 点击:0

矿用装载机是井下采掘、转运作业的核心装备,其安全性能直接关联作业人员生命安全与矿井生产连续性。第三方检测作为独立公正的评价环节,需严格依据国家及行业标准开展测试,确保设备适配井下高粉尘、高湿度、狭窄空间等复杂环境的安全要求。本文将系统解析矿用装载机安全性能测试的第三方检测标准体系,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要点,为检测机构、设备厂商及矿井用户提供可落地的实践参考。

矿用装载机安全性能检测的核心标准体系

矿用装载机的安全性能检测需遵循“基础国标+行业专标”的双重体系。其中国家标准以GB 25517-2010《矿用装载机安全要求》为核心,该标准明确了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涵盖制动系统、稳定性、防护装置、电气系统等12个大类,是判定设备安全符合性的“底线准则”。例如标准中强制要求“装载机必须配备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系统,且两者独立工作”,直接约束了制动系统的设计逻辑。

另一项关键国标是GB/T 35992-2018《矿用装载机试验方法》,它为安全性能测试提供了“操作手册”——比如制动性能测试中,规定了车速控制、制动踏板力、测试次数等细节;稳定性测试中,明确了侧翻角的测量方法(使用倾角仪逐步提升设备一侧,记录开始倾翻时的角度)。

行业标准方面,针对煤矿井下的特殊需求,MT/T 1099-2008《煤矿用轮式装载机技术条件》补充了防爆、防尘要求。例如该标准规定“煤矿用装载机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GB 3836的防爆要求”,且“驾驶室防尘效率需≥90%”,直接对接煤矿井下的瓦斯、粉尘风险。

此外,防护装置的测试需参考GB 26500-2011《土方机械 翻车保护结构(ROPS)和落物保护结构(FOPS)试验方法》,该标准针对驾驶室的抗冲击、抗挤压性能,规定了具体的冲击能量(如ROPS测试需承受1.5倍设备重量的冲击)和变形限值。

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资质与能力要求

第三方检测机构需具备三项核心资质:一是CMA计量认证(中国计量认证),这是检测机构出具具有法律效力报告的前提,要求机构的检测方法、仪器设备、人员能力符合国家计量规范;二是CNAS实验室认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代表机构的检测能力达到国际认可水平,可增强报告的公信力;三是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认证(MA标志)的检测资质,由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颁发,是针对矿用设备的专属资质,确保机构熟悉矿井环境与设备的特殊安全要求。

除了资质,机构的人员能力也至关重要。检测人员需具备两方面能力:一是设备专业知识,熟悉矿用装载机的结构(如液压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和工作原理;二是标准解读能力,能准确理解GB 25517、MT/T 1099等标准中的技术条款,避免因解读偏差导致测试结果错误。例如,在测试ROPS性能时,检测人员需明确“冲击点位置”是驾驶室的顶部中心还是前端,这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有效性。

此外,机构需配备专用的检测设备,比如制动性能测试仪(用于测量制动距离、制动力)、侧翻角测试仪(用于测量静态稳定性)、防爆性能测试仪(用于测量隔爆面间隙、绝缘电阻)、噪声振动测试仪(用于测量司机位置的噪声级和振动加速度)。这些设备需定期校准,校准证书需在有效期内,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安全性能测试的关键项目与技术要求

制动性能是矿用装载机的“生命线”,测试项目包括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行车制动测试依据GB/T 35992,需将装载机加速至20km/h(井下常用速度),然后全力踩下制动踏板,记录制动距离,重复3次后取平均值,要求制动距离≤8m(GB 25517规定)。驻车制动测试需将装载机停在15%坡度的路面上,拉紧驻车制动杆,观察设备是否滑动,要求驻车制动能保持设备静止≥5分钟。

稳定性测试分为静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静态稳定性测试需测量侧翻角和后翻角,侧翻角要求≥35°(GB 25517),测试时用倾角仪逐步提升装载机一侧,直到车轮离地,记录此时的角度;动态稳定性测试需模拟井下转弯工况,将装载机加速至10km/h,然后以半径5m的圆周行驶,观察设备是否侧翻,要求动态侧翻角≥25°。

防护装置测试重点是ROPS和FOPS。ROPS测试需用重锤冲击驾驶室顶部(冲击能量为1.5倍设备重量),要求驾驶室变形后,司机的生存空间(头部上方≥300mm,腿部前方≥200mm)不受挤压;FOPS测试需用1吨重的钢块从2m高处坠落,冲击驾驶室顶部,要求驾驶室顶部变形≤100mm,且没有碎片脱落。

电气安全测试针对防爆型装载机,需检测隔爆面间隙(要求≤0.2mm,GB 3836)、绝缘电阻(要求≥10MΩ,MT/T 1099)、接地电阻(要求≤4Ω)。例如,隔爆面间隙测试需用塞尺测量隔爆外壳的接合面,若间隙超过标准值,可能导致瓦斯爆炸。

噪声与振动测试需关注司机的职业健康。噪声测试依据GB 16798,需在司机耳边100mm处测量,要求噪声级≤85dB(A);振动测试需测量司机座椅的垂直加速度,要求≤0.5m/s²(GB/T 13876),避免长期作业导致腰椎损伤。

检测实施前的准备工作要点

设备状态检查是前期准备的核心。检测前需确认装载机处于“完好状态”:液压油、制动液、冷却液的液位符合说明书要求;轮胎气压在规定范围(如前轮气压0.6MPa,后轮0.8MPa);制动系统无泄漏,踏板行程正常(150-200mm);电气系统无松动、破损,防爆外壳无变形。若设备存在故障,需先修复再测试,否则测试结果无效。

资料收集需齐全。检测机构需向委托单位索要以下资料:产品说明书(包含技术参数、操作手册)、出厂合格证、防爆合格证(若为煤矿用)、之前的检测报告(若有)、设备维护记录。这些资料能帮助检测人员了解设备的设计参数和使用历史,比如说明书中规定的“最大载重量”是5吨,测试时需按此载荷进行稳定性测试。

环境准备需符合标准要求。制动测试需选择平直、干燥的水泥路面,长度≥50m,宽度≥3m;稳定性测试需使用可调节坡度的平台(坡度范围0-45°);噪声测试需选择安静的环境,背景噪声≤70dB(A);振动测试需选择坚实的地面,避免地面共振影响测试结果。

仪器校准需提前完成。检测用的所有仪器需经过计量校准,校准证书需在有效期内。例如,制动性能测试仪需校准“速度测量精度”(±1km/h)和“距离测量精度”(±0.1m);噪声计需校准“声压级测量精度”(±0.5dB(A))。校准后的仪器需贴有校准标签,注明校准日期和有效期。

现场测试的操作规范与风险控制

操作人员需具备相应资质。测试时的装载机驾驶员需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N1类: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作业),且有1年以上矿用装载机操作经验,能熟练控制设备的速度、方向和制动。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测试区域,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测试流程需严格遵循标准顺序。一般顺序为:静态性能测试(如稳定性、防护装置、电气安全)→动态性能测试(如制动性能、噪声振动)→特殊工况测试(如井下模拟转弯、爬坡)。这样安排的原因是静态测试不会影响设备的动态性能,而动态测试后的设备状态可能变化,影响静态测试结果。

环境干扰需严格控制。例如,噪声测试时需关闭装载机的发动机(若测试的是怠速噪声)或保持发动机转速稳定(若测试的是工作噪声),避免发动机噪声干扰;振动测试时需避免地面有杂物(如石块、沙子),防止杂物导致设备振动异常;防爆性能测试时需在无风环境下进行,避免风影响隔爆面间隙的测量。

安全防护需到位。测试现场需设置警示标识(如“正在测试,禁止入内”),拉警戒带隔离测试区域;检测人员需穿戴安全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反光背心);配备应急设备(如灭火器、急救箱),若发生设备侧翻、制动失效等事故,能及时处置。

测试数据的处理与结果判定逻辑

数据有效性需严格审核。每个测试项目需重复多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例如,制动性能测试需重复3次,若其中一次结果与平均值偏差超过10%,则需重新测试;稳定性测试需重复2次,若两次结果偏差超过2°,则需检查设备状态或测试方法。异常数据需注明原因(如“第二次制动测试因路面有水,结果偏长”),避免误导结果判定。

结果判定需“对号入座”。每个测试项目的结果需对照对应的标准条款,若结果符合标准限值,则判定为“合格”;若不符合,则判定为“不合格”。例如,某装载机的行车制动距离测试结果为9m,超过GB 25517规定的8m,判定为“制动性能不合格”;某装载机的侧翻角测试结果为33°,低于标准要求的35°,判定为“稳定性不合格”。

数据记录需“可追溯”。测试过程中需详细记录以下信息:测试时间(年/月/日/时/分)、测试地点、测试人员、设备信息(型号、出厂编号、生产日期)、测试条件(温度、湿度、路面状况)、仪器信息(型号、校准证书编号)、测试数据(原始数据、平均值)。这些记录需保存至少5年,便于后续查询或异议处理。

检测报告的编制与合规要求

报告内容需完整。检测报告需包含以下核心内容:委托单位信息(名称、地址、联系人)、设备信息(型号、出厂编号、生产日期、制造厂)、检测依据(标准编号及名称)、测试项目(每个项目的名称、方法、结果)、结果判定(每个项目的合格/不合格结论)、检测机构信息(名称、地址、资质证书编号、盖章)、报告日期。

报告的溯源性需明确。报告中需注明测试所用仪器的校准证书编号和校准日期,例如“制动性能测试使用XX型号测试仪,校准证书编号:XX-2023-005,校准日期:2023年3月15日”,确保数据能追溯到计量标准。

报告的合规性需保障。检测报告需加盖CMA印章(若有)和CNAS印章(若有),印章需清晰可辨;报告需有检测机构负责人的签字或盖章;报告的格式需符合GB/T 27025的要求,避免使用模糊或歧义的表述(如“制动距离基本符合要求”应改为“制动距离为9m,不符合GB 25517-2010中8m的要求”)。

报告的传递需及时。检测机构需在测试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出具报告,传递给委托单位。委托单位若对报告有异议,需在收到报告后10个工作日内提出,检测机构需在5个工作日内回复,若异议成立,需重新测试并出具新报告。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56-0036-667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56-0036-6678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