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微析 | 仪器设备 | 院所资质 |
品质可靠,实力过硬
服务质量有保障
24小时咨询电话:156-0036-6678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

第三方检测中制药设备安全性能测试的详细流程解析

时间:2025-07-23 来源:微析研究院 点击:0

在制药行业,设备安全直接关联药品质量稳定性与生产人员生命健康,第三方检测因中立性与专业性成为验证设备合规性的关键环节。其中,安全性能测试作为核心内容,需覆盖物理防护、电气安全、功能逻辑等多维度,其流程的规范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可信度。本文结合实际检测场景,详细解析第三方检测中制药设备安全性能测试的全流程,为企业理解检测要点、完善设备合规性提供参考。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制药设备安全测试前,首先需与企业完成需求对接,明确设备类型(如反应釜、灌装机、冻干机等)、规格参数及适用法规标准(如GMP附录《设备》、ISO 13849-1机械安全标准)。不同设备的安全风险点差异较大,例如高压反应釜需重点关注耐压性,而灌装机则需聚焦机械联锁与误操作防护,提前明确测试范围是确保流程精准的基础。

接下来是设备技术资料的收集,检测机构会要求企业提供设备说明书、电路图、出厂检验报告、材质证明等文件——这些资料是判断设备设计是否合规的核心依据。例如,若企业无法提供不锈钢反应釜的材质报告,检测机构无法验证其是否符合GMP对“与药品直接接触设备材质耐腐蚀性”的要求,后续测试将无法开展。

最后是检测工具的校准与准备。安全测试需用到绝缘电阻测试仪、接地电阻测试仪、红外测温仪、超声波测厚仪等专业设备,所有工具必须在计量校准有效期内(通常为12个月),且校准证书需涵盖测试量程与精度要求。例如,绝缘电阻测试仪的校准范围需覆盖0-1000MΩ,确保能准确测量Class I设备≥2MΩ的绝缘要求。

设备技术资料的合规性核查

资料核查是安全测试的“前置关卡”,重点验证设计文件与法规的一致性。以电气系统为例,检测机构会核对电路图是否标注了接地保护、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的具体位置,是否符合IEC 60204-1《机械安全 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中“电气设备应具备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规定。若电路图未标注接地端子位置,或保护装置选型不符合额定电流要求,将直接判定资料不合规。

对于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如口服液灌装机的料筒),需核查材质证明是否符合USP <87>溶出度测试或EP 3.1.3金属杂质限量要求——若材质为316L不锈钢,证明文件需明确其铬、镍含量符合标准,避免因材质析出影响药品质量。

出厂检验报告的核查重点是“关键安全项目的覆盖性”。例如,压力容器类设备(如蒸汽灭菌器)的出厂报告需包含水压试验、气密性试验结果,且试验压力需达到设计压力的1.5倍(符合GB 150《压力容器》标准);若报告缺失该项目,检测机构会要求企业补充第三方压力容器检验报告,否则无法进入现场测试环节。

物理安全性能的逐项验证

物理安全测试聚焦设备的“机械防护能力”,首先是防护装置的有效性。以包装线的自动封箱机为例,检测人员会测试防护栏的高度(需≥1050mm,符合GB 23821《机械安全 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并模拟“防护门未关闭时启动设备”——若设备能立即触发联锁停机,且HMI显示“防护门未关”报警,则判定该项目合格。

机械强度测试需针对设备的关键结构件。例如,反应釜的封头厚度需用超声波测厚仪检测,结果需与设计图纸一致(如设计厚度为10mm,实测值需≥9.5mm,避免因腐蚀导致厚度不足);对于移动设备(如药品搬运车),需测试车架的抗冲击性——用50kg重锤从1m高度撞击车架侧面,若未出现变形或裂纹,则符合要求。

操作部件的安全性也是重点。例如,设备的紧急停止按钮需安装在操作人员“手臂自然伸展可触及”的位置(高度750-1200mm),且按钮面积需≥40mm×40mm(符合IEC 60947-5-1标准);测试时,检测人员会模拟“单手快速按下急停按钮”,若设备能在0.5秒内停止所有运动部件,且需手动复位才能重启,则判定合格。

此外,设备的锋利边缘需用圆角规检测——所有可触及的边角半径需≥2mm,避免划伤操作人员。例如,冻干机的舱门边缘若为直角,需加装橡胶防护条,否则将判定物理安全项不合格。

电气安全性能的精准检测

电气安全是制药设备安全的核心环节,首先是绝缘电阻测试。检测人员会断开设备电源,用绝缘电阻测试仪的两个探头分别连接“带电部件”(如电机绕组)与“设备外壳”,测试电压需根据设备额定电压选择(如220V设备用500V测试电压)。对于Class I设备(依赖接地保护的设备),绝缘电阻需≥2MΩ;Class II设备(双重绝缘)需≥7MΩ,若测试值低于标准,需排查绝缘层老化、接线端子松动等问题。

接地电阻测试用于验证设备的接地有效性。检测人员会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连接设备的“保护接地端子”与“现场接地极”,测试值需≤0.1Ω(符合IEC 60204-1要求)。若接地电阻过大,可能导致设备外壳带电,引发触电风险——例如,某台混合机的接地电阻实测为0.5Ω,检测机构会要求企业检查接地线缆的截面积(需≥2.5mm²)或接地极的埋深(需≥0.8m)。

温升测试需模拟设备满载运行状态。例如,测试电机绕组的温度时,需用热电偶粘贴在绕组表面,运行2小时后读取温度——若电机为B级绝缘,温度需≤130℃;若为F级绝缘,需≤155℃。若温升超过限值,可能导致绝缘层老化,引发短路故障。

过载保护测试需模拟“超过额定电流1.5倍”的负载情况。例如,给灌装机的电机施加1.5倍额定电流,测试热继电器是否能在2分钟内切断电源——若热继电器未动作,需检查其整定电流是否与电机额定电流匹配(通常为1.1-1.25倍额定电流)。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测试需用游标卡尺测量。例如,对于额定电压220V的设备,带电部件与外壳之间的电气间隙需≥3mm,爬电距离需≥4mm——若间隙不足,可能导致电弧放电,引发火灾风险。

功能安全的逻辑验证

功能安全测试聚焦“设备操作逻辑的安全性”,首先是启动顺序验证。例如,冻干机的启动逻辑需“先抽真空→再升温→最后干燥”,检测人员会故意颠倒顺序(先升温再抽真空),若设备拒绝执行并显示“启动顺序错误”报警,则判定合格。

故障响应测试需模拟常见失效场景。例如,断开温度传感器的接线,测试设备是否能立即进入“安全状态”——如停止加热、打开冷却水管,并在HMI上显示“温度传感器故障”代码。若设备继续加热,将判定功能安全项不合格,需整改传感器的冗余设计(如增加备用传感器)。

应急停机功能需覆盖所有操作工位。例如,某条输液生产线有3个操作工位,每个工位需安装1个急停按钮,检测人员会逐一按下每个按钮,验证设备是否能“全工位停机”——若某个工位的急停按钮无法停止相邻工位的设备,需调整电气回路的联锁设计。

互锁功能测试需验证“条件不满足时无法启动”。例如,压片机的料仓门未关闭时,设备应无法启动——检测人员会打开料仓门并按下启动按钮,若设备无响应且显示“料仓门未关”报警,则符合要求;若设备启动,需检查门磁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或接线是否正确。

风险场景的模拟验证

风险场景测试是“极端情况的安全验证”,首先是环境适应性测试。例如,模拟高温(40℃)高湿(80%RH)环境,测试设备的电气系统是否稳定——若绝缘电阻从2MΩ下降至1.2MΩ,需排查设备的密封设计(如电气箱是否加装防水胶条)。

误操作模拟需覆盖“人为失误”场景。例如,操作人员同时按下“启动”与“停止”按钮,测试设备是否优先执行“停止”动作——若设备继续运行,需调整控制程序的逻辑优先级(将停止信号设为最高优先级)。

维护状态安全测试需验证“维护时的误启动防护”。例如,设备进入维护模式时,需锁定操作权限——检测人员会尝试用普通操作员账号启动设备,若无法启动且显示“维护模式中”,则符合要求;若能启动,需完善权限管理系统(如维护模式需输入管理员密码)。

异常负载测试需验证“过载时的结构稳定性”。例如,给胶囊填充机的料斗施加超过额定负载10%的物料,测试料斗支架是否变形——若支架弯曲,需加固支架结构或调整负载限值。

检测结果的复盘与报告输出

测试完成后,检测人员会首先核对“原始记录的完整性”——所有测试项目的数值、测试时间、测试人员需逐一记录,例如绝缘电阻的测试值、接地电阻的实测值、急停按钮的响应时间等,确保数据可追溯。

对于不合格项目,检测机构会开展“偏差分析”。例如,某台灭菌器的温升测试中,电机绕组温度达到140℃(超过B级绝缘的130℃限值),检测人员会拆解电机,检查散热风扇是否损坏、绕组绝缘层是否老化,并向企业出具《偏差整改建议》。

企业完成整改后,检测机构需进行“复检”。例如,电机更换散热风扇后,重新测试温升,若温度降至120℃,则判定合格。

最后是报告输出。第三方检测报告需包含以下内容:设备基本信息(名称、型号、编号、生产厂家)、检测依据(如GMP、IEC 60204-1)、测试项目及结果(每个项目标注“合格/不合格”)、偏差说明(若有)、检测机构的CNAS/CMA资质标识、检测人员与审核人员的签字盖章。报告需一式两份,企业留存一份用于GMP认证或客户审计,检测机构留存一份归档。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56-0036-667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56-0036-6678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