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微析 | 仪器设备 | 院所资质 |
品质可靠,实力过硬
服务质量有保障
24小时咨询电话:156-0036-6678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

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灌装机能效评估的具体流程步骤是什么

时间:2025-07-23 来源:微析研究院 点击:0

在工业节能与能效提升的大背景下,第三方检测机构作为独立、公正的技术支撑方,开展灌装机能效评估成为企业验证设备能效水平、满足合规要求、挖掘节能潜力的关键环节。灌装设备作为食品、饮料、化妆品等行业的核心生产装备,其能耗水平直接影响企业运营成本与碳足迹。第三方机构的评估流程需兼顾科学性、规范性与实操性,从前期需求对接至最终报告交付,每一步都围绕“数据真实、方法合规、结论可靠”展开。本文将详细拆解具体流程步骤,为企业理解评估逻辑、配合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前期需求对接与基础资料收集

第三方检测机构第一步是与委托方深度需求对接,需明确三个核心问题:评估目标(合规性验证/节能改造基线/供应商设备比对)、评估范围(单台/整线/多车间)、特殊要求(如客户指定标准、覆盖工况)。例如,若委托方是饮料企业验证新购设备“一级能效”承诺,机构会侧重对标GB 30251的1级指标;若为节能改造,则关注“待机能耗占比”“负载率-能耗关系”。

需求明确后收集基础资料:设备技术文档(型号、电机功率、额定速度等)、历史运行数据(近3个月能耗账单、维护记录)、工艺流程图(明确能源流向)。比如某乳制品企业的维护记录显示“每月因密封件泄漏停机2次”,机构会在后续核查中重点检查密封系统能耗损失。

还需确认委托方配合资源:如专人对接、现场安全通道、测试期间稳定运行等。若测试时频繁停机,数据易失真,需提前协商调整时间。

现场设备与工况核查

基础资料收集后,工程师赴现场核查,核心是“验证资料真实性”与“识别能耗漏洞”。首先核对设备配置:资料标注“电机7.5kW”,用钳形电流表测额定电流算实际功率;资料显示“计量精度±0.5%”,用标准量杯校准灌装量——计量不准会导致“多灌”或“重复灌装”,增加能耗。

其次观察运行工况:记录当前灌装速度(如50瓶/分钟)、物料温度(如25℃)、负载率(如80%)。检查节能设计有效性:如是否有“自动待机”(闲置5分钟降转速)、变频控制(按速度调频率)。比如某化妆品灌装机未装变频,速度从100瓶降至50瓶时,电机功率仍维持80%,导致负载率下降但能耗未降。

最后核查能源计量器具:电表是否在检定有效期(每年1次)、安装位置是否合理(若在总配电箱,数据会包含其他设备消耗)。若计量器具不符要求,需更换校准,否则数据无效。

能效测试方案制定

现场核查后,基于“资料+现场数据”制定测试方案,核心要素是“依据、项目、仪器、工况”。

测试依据选现行标准:如GB 30251(灌装设备能效)、GB/T 23331(能源管理);若有国际需求(如ISO 50001),调整方法。

测试项目按目标定:合规性验证测“单位产量能耗”“能效等级”;节能改造加“待机能耗”“关键部件占比”“负载率-能耗曲线”。比如矿泉水灌装机测:单位电耗(kWh/1000瓶)、待机电耗(kWh/h)、灌装头升降能耗占比、洗瓶机联动能耗。

测试仪器需高精度:功率分析仪(±0.5%)测电机功率,涡街流量计(±1%)测燃气,电子秤(±1g)验证灌装量。所有仪器提前校准,出校准报告——未校准的数据不被认可。

测试工况覆盖实际范围:满负载(100%速度)、额定负载(80%)、部分负载(50%),及不同物料温度(如20℃、30℃)。比如果汁灌装机物料温度影响粘度,需测常温与加热后工况的能耗差异。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方案确认后做三项准备:

一是仪器校准调试:测试前7天内完成校准(如功率分析仪连标准电源测误差,流量计用标准容器校容量)。

二是设备预处理:运行30分钟达稳定工况(电机、泵、加热系统到工作温度),清理物料残留,检查润滑(如齿轮箱油量)。比如某膏体灌装机因润滑不足,电机电流高10%,加润滑油后恢复正常,避免数据偏差。

三是安全与培训:确认现场接地、防火防爆、应急出口;测试人员熟悉操作,知道“紧急停机”位置;培训委托方操作人员,告知测试期间不要调整速度或停机。

现场能效测试实施

准备完成后按方案测试,确保数据真实重复:

单位产量能耗测试:记能源表初始读数、测试时间、灌装总量,公式“总能耗÷总量”。比如某饮料机4小时耗电20kWh,灌20000瓶,单位电耗1kWh/1000瓶。需保持速度稳定——若速度从50瓶降至40瓶,需重测。

待机能耗测试:设备待机1小时,记能耗。比如某化妆品机待机1小时耗电0.5kWh,每天待机8小时,年待机能耗约1460kWh,是节能潜力点。

关键部件能耗测试:用功率分析仪测电机、泵、加热系统占比。比如某液体机电机占45%,加热占30%,待机占15%——电机和加热是改造重点。测量点选“部件电源端”,避免线路损耗影响。

重复性测试:每个项目测3次取平均。比如单位能耗三次结果0.98、1.02、1.00,平均1.00——避免偶然因素(如电压波动)导致偏差。

测试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测试后处理数据,转化为有价值信息:

有效性检查:排除异常值(如测试时停机导致能耗骤增),补充缺失数据(如某次总量未记,需重测)。比如某机一次单位能耗1.5kWh/1000瓶,远高于其他两次,核查发现是有人调速度,数据被排除。

能耗计算:统一单位(燃气转电当量,1m³≈10kWh),算能效指标。比如单位能耗=总能耗÷总量;能效等级=(测试值÷限定值)×100%(≤80%为1级,80%-90%为2级)。

能耗分析:识别主因与浪费环节。比如某机待机占15%,因无“自动停机”;某膏体机泵占40%,因泵效率仅60%(高效泵达80%)。结合工况分析:速度从100瓶降至50瓶,电机功率未降,说明变频未起作用,需调参数。

节能潜力计算:算可实现的节能率。比如待机占15%,装自动停机降80%待机能耗,年节能量=1460×80%=1168kWh,按0.8元/kWh,年节约934元。

合规性与能效等级验证

数据处理后验证合规性:

能效限定值:强制要求,单位能耗≤限定值。比如GB 30251规定“液体机(≥50瓶/分钟)限定值1.2kWh/1000瓶”,测试1.0则符合,1.3则不符需整改。

能效等级:推荐性,评价水平。比如GB 30251中1级≤0.8,2级≤1.0,3级≤1.2,测试0.9为2级。

能源计量要求:按GB 17167,灌装机需配“一级计量器具”(精度≤1%),若电表精度2%,需更换。

特殊要求:若委托方要求“待机≤0.3kWh/h”,测试0.5则不符,建议装自动停机。

能效评估报告的编制与交付

最后编制报告,客观准确:

报告内容包括:项目概况(委托方、目标、范围)、测试依据、设备信息、测试方案、数据(原始+计算)、能效分析(来源+潜力)、合规结论(限定值、等级、计量)、建议(具体措施,如换高效电机、调变频)。

报告符合质量体系:有检测、审核、批准人签字,盖CMA/CNAS章(若有资质)。比如“测试数据”附待机能耗原始记录,“能效分析”用柱状图展部件占比,“建议”给供应商信息(如某品牌高效泵)。

交付后开“结果反馈会”,解答疑问:比如“单位能耗比去年高?”(设备老化电机效率降)、“换电机成本?”(结合功率、价格、节能率算投资回收期)。若需要,提供改造效果验证(改造后重测,确认节能率)。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56-0036-667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56-0036-6678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