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微析 | 仪器设备 | 院所资质 |
品质可靠,实力过硬
服务质量有保障
24小时咨询电话:156-0036-6678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

船舶起重机安全性能测试中关键项目的检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时间:2025-07-23 来源:微析研究院 点击:0

船舶起重机是海上货物装卸、平台补给及应急救援的核心装备,其安全性能直接关乎船员生命、船舶财产及作业效率。在复杂海域环境下,起重机长期受交变载荷、海水腐蚀、振动冲击等因素影响,易出现结构疲劳、部件磨损、性能衰减等问题。因此,通过系统的安全性能测试识别潜在风险,是保障其可靠运行的关键环节。本文聚焦船舶起重机安全测试中的核心项目,结合实际检测场景详细阐述各项目的操作方法与技术要求,为一线测试工作提供可落地的指引。

载荷试验:验证额定能力与结构稳定性

载荷试验是验证起重机额定载荷下结构强度与机构可靠性的核心项目,分为静载与动载两部分。静载试验前需完成空载试运行——启动起重机,检查起升、变幅、回转机构是否运转灵活,确认钢丝绳、吊钩无卡滞,同时校准拉力计、百分表等测试仪表。测试时,将1.1倍额定载荷的标准砝码(或水袋)缓慢起升至离甲板100-200mm处,保持15分钟,期间用百分表测量主梁跨中、支腿顶部的变形量。根据CB/T 3905-2015《船舶起重机试验方法》要求,静载下主梁跨中挠曲变形不应超过跨度的1/1000,且卸载后需完全恢复,无永久变形。

动载试验则模拟实际作业工况:将1.05倍额定载荷的重物进行“起升-变幅-回转-下降”的循环动作,重复3次。测试中需观察机构运转状态——起升时吊钩是否平稳,变幅时起重臂是否有冲击,回转时转台是否有异常振动。技术要求为:动载过程中各机构动作连贯,制动系统无打滑,结构无裂纹、异响,液压管路无泄漏。

需注意的是,载荷试验前需清理作业区域,设置双层警示带,安排2名专人监控重物状态;测试时缓慢操作手柄,避免载荷突然加速引发结构冲击。

制动系统检测:保障运动部件的可控性

制动系统是防止载荷坠落、机构失控的最后一道防线,需重点检测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性能。首先检查制动间隙:用塞尺测量制动轮与闸瓦之间的间隙,要求均匀且最大值不超过1mm(液压制动器间隙为0.5-0.8mm)。若间隙过大,需调整制动弹簧松紧度;若间隙过小,需打磨闸瓦表面,避免摩擦发热。

满载制动性能测试是核心:对于起升机构,将额定载荷起升至2m高度,切断动力源,用秒表与钢卷尺测量制动下滑量——根据GB/T 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下滑量不应超过额定起升速度的1%(如额定速度10m/min,下滑量≤0.1m/min)。对于变幅机构,将载荷变幅至最大幅度,切断动力源,测量起重臂下滑量,不应超过最大幅度的0.5%。

此外,需检查制动衬垫磨损:用游标卡尺测量衬垫剩余厚度,若小于原厚度的50%(如原厚10mm,剩余≤5mm),需立即更换;制动轮表面划痕深度不应超过1mm,否则需车削修复。液压制动系统还需测定制动缸压力——用压力表连接制动缸接口,踩下制动踏板(或启动电磁换向阀),压力应符合设计值的±5%,压力不足需检查密封件或泵源。

金属结构应力测试:识别疲劳与腐蚀隐患

船舶起重机的金属结构(主梁、支腿、转台)长期受交变载荷影响,易产生疲劳裂纹,需通过应力测试定位风险点。测试前需确定关键应力部位:主梁跨中(受弯最大)、支腿与转台连接处(受剪最大)、起重臂根部焊缝(应力集中)。

应变片法是常用测试手段:先打磨结构表面至光滑,去除锈迹与油漆,用502胶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关键部位(应变片轴线与受力方向一致),再用密封胶覆盖防潮。通过应变仪采集静态载荷(额定载荷起升)与动态载荷(回转+变幅)下的应变数据,根据胡克定律(σ=E×ε,E为材料弹性模量)计算应力值。技术要求为:实测应力不应超过材料许用应力的80%(如Q345钢许用应力170MPa,实测≤136MPa),超限时需加固或更换结构。

焊缝缺陷检测需结合两种方法:超声波探伤(UT)检测内部缺陷——用探头沿焊缝移动,若显示屏出现异常波峰,说明存在裂纹、气孔;磁粉探伤(MT)检测表面裂纹——将结构磁化后涂磁悬液,若出现线性磁痕,说明有表面裂纹。根据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焊缝内部缺陷需达到Ⅱ级以上;表面裂纹需立即补焊。

腐蚀检测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主梁、支腿的壁厚,锈蚀深度不应超过原厚度的10%(如原厚12mm,剩余≥10.8mm)。若腐蚀超标,需除锈后涂环氧富锌漆,严重时更换构件。

起升高度与幅度限位器检测:规避超程风险

起升高度限位器防止吊钩“过卷”撞击起重臂,幅度限位器防止起重臂“超幅”失稳,需确保动作准确。起升高度限位器检测:将吊钩空载起升,当吊钩顶部距离起重臂顶端0.8m时(设计极限位置),观察限位器是否切断起升动力,使吊钩停止。重复3次,要求每次动作误差≤±5%(如设计位置0.8m,实际停止位置需在0.76-0.84m之间)。

幅度限位器检测分两步:最大幅度限位——将起重臂向外侧变幅,当幅度达到设计最大值(如30m)时,限位器应触发,切断变幅动力;最小幅度限位——向内侧变幅至设计最小值(如5m)时,限位器动作。用钢卷尺测量实际幅度,与设计值误差≤±50mm。

此外,限位器需带声光警示:当机构接近极限位置(如距离极限1m)时,蜂鸣器应响起,警示灯闪烁。需强调的是,限位器是“保护装置”而非“操作装置”,操作人员需全程监控机构位置,不得依赖限位器停止作业。

钢丝绳与吊钩检查:排查承载部件的损伤

钢丝绳是直接承载载荷的部件,损伤会直接引发安全事故。外观检查需关注:断丝——在一个捻距内(如6×37结构钢丝绳,捻距约为钢丝绳直径的6倍),断丝数超过总丝数的10%(222根丝断22根)需更换;磨损——用游标卡尺测直径,减小量超过原直径10%(如原20mm,现≤18mm)需更换;腐蚀——表面出现点状锈坑或锈层剥落,需更换;打结——钢丝绳出现死结,直接报废。

钢丝绳固定端需检查绳卡:绳卡数量不少于3个,间距为钢丝绳直径的6-8倍(如20mm绳,间距120-160mm),且U型螺栓卡在短绳一侧,防止滑动。

吊钩检测重点:裂纹——用着色探伤(渗透剂+显像剂),若出现红色线性痕迹,说明有裂纹,直接报废;变形——用卡尺测开口度,增大超过原尺寸10%(原100mm,现≥110mm)需更换;磨损——测危险截面(吊钩弯曲处)厚度,磨损超过原厚度10%(原20mm,现≤18mm)需更换。同时,吊钩需有清晰的额定载荷标记(如“5t”),无标记或标记模糊需重新标定。

液压系统性能测试:确保动力传输的稳定性

液压系统是起重机的“动力心脏”,性能异常会导致机构动作无力、卡顿。压力测试:用压力表连接泵出口、液压缸入口(如起升缸),启动泵后测量压力,需符合设计值的±5%(如设计25MPa,实测23.75-26.25MPa)。压力过高会爆管,过低则动作缓慢。

泄漏测试:静态泄漏——将系统压力升至设计值的80%,停机10分钟,压力下降≤5%(如20MPa降至≤19MPa);动态泄漏——启动机构(如起升),观察管路接头、液压缸密封处,无渗油(滴油成线即为泄漏)。泄漏需更换密封件或紧固接头。

油温测试:连续作业1小时后,用温度计测油箱油温,≤60℃(环境温度>30℃时≤65℃)。油温过高需检查冷却系统:散热器表面是否积灰(清理)、风扇是否运转(检修电机)、冷却液是否充足(添加)。

液压油清洁度:用颗粒计数器检测,需达到NAS 1638标准8级以上(每100ml油中,>10μm颗粒≤13000个,>15μm≤2900个)。清洁度不达标需更换液压油(用10μm过滤器过滤),或安装精密吸油过滤器。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56-0036-667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56-0036-6678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