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微析 | 仪器设备 | 院所资质 |
品质可靠,实力过硬
服务质量有保障
24小时咨询电话:156-0036-6678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

起重机安全性能测试中第三方检测包含哪些关键项目及指标要求

时间:2025-07-23 来源:微析研究院 点击:0

起重机作为工程建设与工业生产中的核心起重设备,其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与财产安全。第三方检测凭借独立、公正的角色,成为验证起重机安全性能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关键项目的系统性测试,确保设备符合国家规范与设计要求。本文将聚焦起重机安全性能测试中第三方检测的核心项目及指标要求,为行业从业者提供具体的技术参考。

金属结构的强度与变形检测

金属结构是起重机的承载基础,其强度与变形情况直接影响设备的整体安全。第三方检测首先关注主梁的跨中下挠量——检测时需在空载状态下测量主梁跨中基准挠度,再加载额定载荷后复测,计算两次测量的差值。根据GB/T 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主梁跨中下挠量不应超过跨度S的1/1000(如20米跨度的主梁,下挠极限为20毫米);若起重机频繁吊运高温载荷,下挠量需严格控制在S/1200以内。

腹板局部变形是另一个关键指标。检测人员会用直尺贴靠腹板表面,测量凹陷或凸起的最大深度——对于厚度为8毫米的腹板,局部变形深度不应超过12毫米(即腹板厚度的1.5倍),且单个变形区域面积不超过0.1平方米。

焊缝质量检测则采用超声探伤(UT)或射线探伤(RT)技术,重点排查裂纹、未熔合、夹渣等缺陷。根据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主梁与端梁连接的一级焊缝中,不允许存在任何线性缺陷(如裂纹),圆形缺陷的直径也需控制在1.5毫米以内。

起升机构的起升高度与速度验证

起升机构是起重机实现重物升降的核心系统,其起升高度与速度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作业效率与安全。检测起升高度时,检测人员会将吊钩降至最低位置,在卷筒钢丝绳上做标记,随后将吊钩起升至最高位置,用钢卷尺测量钢丝绳放出的长度(或用激光测距仪直接测量吊钩的垂直提升距离)。根据JB/T 7688-2008《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起升高度的误差需控制在设计值的±5%以内——例如设计起升高度为30米的起重机,实际起升高度需在28.5米至31.5米之间。

起升速度的检测则采用转速表或非接触式测速仪:将转速表连接至电机输出轴,测量电机转速后,结合卷筒直径计算起升速度(起升速度=电机转速×卷筒周长÷减速机速比);或用测速仪直接测量吊钩的上升速度。指标要求为设计值的±5%,若起升速度偏差过大,可能导致重物升降失控。

此外,卷筒容绳量也需验证——当吊钩降至最低位置时,卷筒上剩余的钢丝绳圈数需不少于3圈(GB/T 3811-2008),防止钢丝绳从卷筒上滑落,造成重物坠落事故。

运行机构的行走精度与阻力测试

运行机构(大车、小车)的行走精度直接影响起重机的定位准确性,而运行阻力则关系到电机的负载情况。检测大车行走精度时,检测人员会在轨道上每隔10米设置一个基准点,用全站仪测量大车运行时的横向偏差——根据JB/T 1306-2014《桥式起重机》,大车运行的横向偏差不应超过±15毫米/10米,否则会导致大车啃轨,加剧轨道与车轮的磨损。

小车行走精度的要求更严格:每10米的横向偏差需控制在±10毫米以内。检测时需将小车停放在主梁跨中位置,用直尺测量小车车轮与主梁轨道的间隙,确保间隙均匀(最大间隙不超过5毫米)。

运行阻力测试采用拉力计法:将拉力计连接至运行机构的主动轮,测量启动时的拉力,计算阻力系数(阻力系数=拉力÷额定起重量)。对于桥式起重机,主动轮的运行阻力系数不应超过1.5%;若阻力系数过大,说明车轮与轨道的摩擦阻力过高,可能导致电机过载烧毁。

制动系统的制动力矩与制动距离

制动系统是起重机的“安全闸”,其可靠性直接决定重物能否平稳停止。制动力矩的检测采用扭矩仪法:将扭矩仪安装在制动轮与减速机之间,测量制动时的最大力矩。根据GB 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总则》,制动力矩需不小于额定起重量对应力矩的1.25倍——例如10吨起重机的额定力矩为10×9.8×0.5(卷筒半径)=49千牛·米,制动力矩需至少达到61.25千牛·米。

制动距离的检测需结合不同机构的运行速度:起升机构下降时,制动距离不应超过额定速度的1/100(如额定速度为10米/分钟,制动距离需≤0.1米);运行机构中,大车的制动距离不应超过运行速度的1/15(如大车速度30米/分钟,制动距离≤2米),小车的制动距离不应超过运行速度的1/20(如小车速度20米/分钟,制动距离≤1米)。

此外,制动衬垫的磨损情况也需检查——当衬垫厚度磨损至原厚度的50%时,需立即更换,防止制动失效。

安全保护装置的功能有效性

安全保护装置是起重机的“最后一道防线”,第三方检测需逐一验证其功能。起重量限制器是最核心的保护装置之一:检测时用标准砝码逐步加载,当载荷达到额定起重量的110%时,限制器应发出声光报警;当载荷达到115%时,需切断起升机构的动力电源(GB 12602-2009《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

起升高度限位器的测试:将吊钩起升至设计最高位置前50-100毫米时,限位器需自动切断起升电源,防止吊钩冲顶;检测时需反复试验3次,确保每次动作都准确可靠。

行程限位器(大车、小车)的验证:将大车或小车运行至轨道端部前1-2米时,限位器需触发制动,防止设备碰撞轨道端部;缓冲器的检测则采用碰撞试验——用重物以额定速度碰撞缓冲器,测量碰撞时的最大减速度,需不超过4.9米/秒²(即0.5g),避免冲击过大损坏设备或人员受伤。

此外,紧急停止开关的功能也需验证:按下开关后,所有机构的动力电源需立即切断,且开关需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如司机室、地面操作盒)。

电气系统的绝缘与接地性能

电气系统的安全是起重机运行的基础,第三方检测重点关注绝缘电阻与接地性能。绝缘电阻的检测采用兆欧表:动力电路(如电机、接触器)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需不低于0.5兆欧;控制电路(如继电器、按钮)用1000V兆欧表测量(若控制电路电压≤500V,可用500V兆欧表),绝缘电阻需不低于1兆欧(GB 5226.2-2002《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32部分:起重机械技术条件》)。

接地性能的检测包括接地电阻与接地连续性:接地电阻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需不超过4欧姆(GB 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接地连续性则用万用表测量接地端子与金属结构(如主梁、端梁)之间的电阻,需不超过0.1欧姆,确保电流能顺利导入大地,防止人员触电。

此外,电气线路的布置也需检查:动力线路与控制线路需分开敷设,避免电磁干扰;线路接头需牢固,无氧化或松动现象,防止接触不良引发火灾。

超载试验与额定载荷试验

超载试验是验证起重机承载能力的关键环节。检测时需加载1.25倍额定载荷,将重物起升至离地面100毫米高度,停留10分钟,观察金属结构的变形情况——主梁下挠量需不超过S/1000,且卸载后变形需完全恢复(即残余变形为0);同时检查焊缝有无裂纹、螺栓有无松动、机构有无异响。

额定载荷试验则是验证起重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加载1倍额定载荷,依次进行起升、运行、回转(若有)等动作,每个动作循环3次。检测内容包括:起升速度与运行速度是否符合设计值,制动是否平稳可靠,液压系统(若有)有无漏油,电机与减速机的温度是否正常(电机温升不超过75℃,减速机温升不超过40℃)。

试验过程中,若出现金属结构变形过大、机构异响、制动失效等情况,需立即停止试验,排查问题并整改后重新检测。

移动式起重机的稳定性测试

对于汽车吊、履带吊等移动式起重机,稳定性测试是第三方检测的重要项目。静态稳定性测试:将起重机支腿完全伸出,加载额定载荷,用水平仪测量机身的倾斜度——根据JB/T 9738-2014《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 技术条件》,静态倾斜度需不超过1%(即每米长度倾斜10毫米)。

动态稳定性测试:模拟起重机行驶时的工况,如转弯、上下坡——转弯时,将起重机以额定行驶速度(如10公里/小时)绕半径为10米的圆周行驶,用倾角仪测量机身的倾斜角度,需不超过3%;上下坡时,将起重机行驶在坡度为5%的坡道上,测量倾斜角度,需不超过2%,防止侧翻。

此外,支腿的接地压力也需检测:用压力传感器测量支腿下的地面压力,需不超过地面的许用承载力(如混凝土地面的许用承载力为300千帕),避免地面塌陷导致起重机倾翻。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56-0036-667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56-0036-6678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