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微析 | 仪器设备 | 院所资质 |
品质可靠,实力过硬
服务质量有保障
24小时咨询电话:156-0036-6678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

造粒机安全性能测试报告中需要重点关注哪些检测结果

时间:2025-07-23 来源:微析研究院 点击:0

造粒机是塑料、化工等行业将原料加工成颗粒成品的核心设备,其安全性能直接关联操作人员生命健康与生产系统稳定。安全性能测试报告作为评估设备安全状态的关键文件,需聚焦核心检测结果以精准识别风险。本文围绕造粒机安全测试的关键维度,解析报告中需重点关注的检测结果,为企业把控设备安全、规避事故提供具体指引。

机械防护装置的有效性检测结果

机械伤害是造粒机常见风险,防护装置有效性直接决定人员接触危险部件的可能性。需重点关注防护栏、防护罩的间隙尺寸:根据GB 23821《机械安全 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防护栏与运转部件的间隙需≤12mm,若间隙过大,手指或肢体可能误入导致挤压、剪切伤害。测试时需用量规逐一测量关键部位,确保所有可接触区域符合标准。

联锁装置的可靠性是机械防护核心。当防护装置(如料筒防护罩)打开时,联锁应立即切断动力电源,防止运转部件意外启动。测试需模拟实际场景:反复开关防护罩10次以上,观察设备是否每次同步停机;同时检查是否存在误触发(未打开时突然停机)或不触发(打开后仍运转)的情况,这类异常会直接导致防护失效。

传动部件的防护完整性也需核查。皮带轮、齿轮等传动部件若未完全覆盖,易卷入衣物或头发。测试时需检查防护罩是否完全包裹传动部件,边缘有无尖锐棱角,固定螺栓是否牢固——若防护罩破损、松动或未覆盖全部区域,即使其他措施到位,仍可能引发卷入事故。

电气系统的绝缘与接地性能检测结果

电气安全是基础,绝缘与接地性能直接关系触电风险。绝缘电阻测试需关注动力电路与控制电路的绝缘状态:根据GB 5226.1《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动力电路绝缘电阻≥1MΩ,控制电路≥2MΩ。测试时用兆欧表在设备断电状态下,测量电路与外壳、电路与地之间的电阻,若数值低于标准,说明存在绝缘破损,易引发漏电。

保护接地有效性是防止触电的关键。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保护接地端子与大地的电阻,要求≤4Ω——若电阻过大,设备漏电时外壳带电电压无法快速导入大地,操作人员接触会触电。同时需检查接地端子连接是否牢固,接地导线截面积是否符合要求(如铜导线≥2.5mm²),避免因松动或导线过细导致接地失效。

电气保护元件功能需验证。过载保护(如热继电器):当电机电流达额定电流1.2倍时,热继电器应在30分钟内切断电源;短路保护(如熔断器):电路短路时,熔断器需在0.1秒内熔断。这些元件失效会导致电机烧毁或电气火灾,需在报告中明确结果。

加热系统的温度控制与防护检测结果

加热系统(如螺杆加热圈)温度可达200℃以上,温度失控或防护不当易引发烫伤、火灾。温度传感器准确性是核心:用热电偶或红外测温仪测量料筒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对比,偏差需≤±5℃——若偏差过大,会导致原料塑化不均,甚至超温分解、冒烟。

超温保护可靠性需验证。当温度超过设定值10℃(如设定180℃,超至190℃)时,超温保护应立即切断加热电源并报警。测试时人为模拟超温(如遮挡温度传感器),观察设备是否快速响应;若保护失效,加热系统可能持续升温,引发料筒变形或原料燃烧。

加热部件表面防护需关注。加热圈表面温度需≤60℃(GB/T 13870.1《人类工效学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 第1部分:物理要求》),防止意外接触烫伤。用红外测温仪测量表面温度,若超过标准,需检查防护套是否完整——如加热圈未包裹绝缘套或套破损,需明确整改要求。

物料输送与挤出系统的稳定性检测结果

物料输送(如喂料机)与挤出系统不稳定易引发压力骤升、设备过载。喂料量稳定性测试:连续喂料30分钟,每5分钟测一次喂料量,偏差需≤5%——若波动过大,会导致挤出机内物料积压,熔体压力骤升,甚至撑裂料筒。测试时需检查喂料机螺旋叶片是否磨损,料斗是否有架桥(原料卡滞)现象,这些是喂料不稳定的常见原因。

挤出机熔体压力控制是核心。熔体压力传感器需准确测量料筒内压力,当压力超过设定上限(如25MPa)时,设备应立即停机报警。测试时用压力校验仪模拟压力骤升,观察设备是否及时响应;若压力超上限仍未停机,可能导致料筒爆裂、物料喷溅,引发烫伤或设备损坏。

螺杆扭矩保护功能需验证。当扭矩超过额定值120%(如额定100N·m,超至120N·m)时,扭矩保护应触发停机。测试时通过调整物料粘度(如加高温粘度原料)增加螺杆负载,观察扭矩传感器反馈与设备停机动作是否同步——扭矩过载会导致螺杆弯曲、机筒磨损,甚至电机烧毁,需明确结果。

应急停止系统的响应性能检测结果

应急停止(急停)是事故最后防线,响应性能关系事故损失大小。急停按钮位置需“易触及”:操作台面、设备周围1.5米内需设置,操作人员无需移动即可触及。测试时模拟实际站位,测量按钮与操作位置的距离,若超过0.5米,会延长反应时间,增加风险。

急停响应时间是核心。按下按钮后,所有运动部件(螺杆、喂料机、切粒机)需在0.5秒内完全停止。用计时器记录从按下到停止的时间,若响应过长,运转部件可能继续运动,造成伤害。同时检查急停后状态:所有动力电源需切断,仅保留控制电路报警,防止误启动。

急停复位方式与耐久性需关注。复位需“手动确认”(如旋转或按复位按钮),避免误碰后自动启动。耐久性测试:连续按压1000次,检查按钮是否正常——若卡滞或失效,紧急时无法停机,会导致严重后果。

噪声与振动的合规性检测结果

长期接触高噪声或强振动会导致听力损伤、肌肉骨骼疾病,需关注结果。噪声测试符合GBZ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操作位置噪声≤85dB(A)。用声级计在距离设备1米、高度1.5米处测量,连续测3次取平均——若噪声超标,需检查风机、切粒机是否装消音器,外壳是否做隔音处理。

振动测试遵循GB/T 10068《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 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设备表面振动加速度≤4.5m/s²。用振动分析仪测量螺杆主轴、机座的振动值,若振动过大,需排查原因——如螺杆动平衡不良、轴承磨损、机座螺栓松动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健康,还会缩短设备寿命。

振动源识别与整改建议需明确。例如,若振动因螺杆动平衡不良,需做动平衡校正;若因轴承磨损,需更换轴承。针对性整改能有效降低振动风险,提升运行稳定性。

安全标识与警示的完整性检测结果

安全标识是“视觉防线”,完整性与规范性需核查。标识位置需“醒目对应风险点”:防护罩贴“禁止打开 运转中”,加热部件贴“高温危险 请勿触摸”,急停按钮贴“紧急停止 按下复位”。测试时检查标识是否在风险点正前方,操作人员操作时能否直接看到。

标识内容需符合GB 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禁止类为红色圆形带斜杠,警告类为黄色三角形带感叹号,指令类为蓝色圆形带指令符号,提示类为绿色方形带提示符号。文字需清晰简洁,如“禁止打开”不能简化为“禁开”,避免歧义。测试时核对颜色、形状、文字是否标准,不规范需整改。

标识耐久性需验证。用湿布擦拭10次,检查是否褪色、脱落;用指甲轻刮,检查涂层是否脱落。若标识易损坏,长期使用后会失去警示作用,需要求使用耐磨损、耐擦拭的材料。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56-0036-667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56-0036-6678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