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以下同)结构强度与刚度的合格判定要求
结构强度是门式起重机承载能力的基础,测试需聚焦主梁跨中、支腿与主梁连接处、端梁等关键受力点的应力值。依据GB/T 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Q235钢等常用材料的许用应力需控制在屈服强度的80%以内——以Q235钢为例,其屈服强度为235MPa,许用应力不得超过188MPa。若测试中某部位应力超过该限值,说明结构存在过载风险,需立即停机检修。
静刚度测试需在额定载荷下进行,通用门式起重机(A5工作级别)的主梁跨中静挠度限值为跨度S的1/700,比如跨度35m的设备,静挠度需≤50mm。测试时通过百分表或激光测距仪测量挠度,卸载后还需检查结构是否有永久变形:若卸载后挠度未完全恢复,说明结构已产生塑性变形,判定为不合格。
动刚度关注满载运行时的振动情况,垂直方向振动加速度需≤0.5g(g为重力加速度)。若振动加速度超标,会导致重物晃动加剧,增加物料坠落或设备失稳风险,需通过调整运行速度或加固结构解决。
起升机构的性能与安全判定标准
起升速度的准确性影响作业效率与安全,其允许偏差为±5%。测试时可通过转速表测量起升电机转速,结合卷筒直径计算实际速度——比如额定速度10m/min的起重机,实际速度需在9.5-10.5m/min之间,偏差过大可能导致吊钩定位不准或超载。
制动性能是起升机构的“安全底线”,额定载荷下的制动下滑量需符合GB 606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要求:起升高度≤30m时不超过80mm,起升高度>30m时不超过100mm。测试时将重物提升至10m高度,切断电源后测量下滑距离,若超过限值,说明制动器磨损或间隙调整不当,需更换制动片或重新校准。
起升机构的传动件磨损也需关注:齿轮齿厚磨损量≤10%,轴承间隙≤0.2mm。若齿轮磨损过度,会导致传动异响或动力传递失效;轴承间隙超标则会加剧轴的振动,影响起升稳定性。
运行机构的运行稳定性判定标准
运行速度误差同样需控制在±5%以内,测试时用秒表或GPS测速仪测量大车、小车的运行速度。若速度偏差过大,可能导致设备与周边障碍物碰撞,增加作业风险。
车轮啃轨是运行机构的常见问题,判定标准为:轮缘磨损量≤原厚度的50%,轨道侧面划痕深度≤0.5mm。比如轮缘原厚度20mm,磨损超过10mm则不合格;轨道划痕过深说明轮轨接触异常,需调整车轮安装精度或轨道间距。
运行倾斜度需≤1%(横向),若倾斜度过大,会导致车轮受力不均,加速轨道与车轮的磨损。缓冲器性能也需验证:橡胶缓冲器的压缩量需在型号允许范围内(如HC80缓冲器最大压缩80mm),液压缓冲器需能有效吸收碰撞能量,若压缩量超标或阻尼失效,需更换缓冲器。
金属结构腐蚀与磨损的合格限值
金属结构的腐蚀会逐步削弱承载能力,测试时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关键部位厚度:主梁腹板、支腿的腐蚀深度≤原厚度的10%——比如原厚度12mm的腹板,腐蚀后需≥10.8mm。若腐蚀深度超标,需对结构进行补强或更换。
磨损方面,主梁下翼缘(小车轨道支撑面)的磨损量≤原厚度的15%,端梁与车轮接触部位的磨损量≤20%。比如原厚度14mm的下翼缘,磨损后需≥11.9mm,否则会导致轨道松动或小车运行偏移。
焊缝质量需重点检查:焊缝裂纹长度≤10mm,直径>3mm的气孔数量≤3个/100mm。若焊缝出现长裂纹或密集气孔,说明焊接质量缺陷,需补焊后重新测试。
安全保护装置的功能合格标准
起重量限制器需满足“预警+断电”双功能:载荷达到额定起重量的90%时发出声光预警,达到110%时切断起升动力电源。测试时用标准砝码加载,若110%载荷下起升机构仍能运行,说明限制器失效,需调整或更换。
行程限位器需在设备运行至极限位置时立即动作,比如大车行驶到轨道末端时,限位器碰撞后需切断运行电源。若限位器未触发,可能导致设备冲出轨端,需重新调整限位器位置或更换触点。
防风装置(如夹轨器、锚定装置)需能有效固定设备,夹轨器的夹力≥设备总重量的15%。测试时用拉力计拉动夹轨器,若拉力不足,说明无法抵御大风,需更换夹轨器或加强锚定结构。
电气系统的安全性能判定规则
绝缘电阻是防止漏电的关键指标:动力电路(起升、运行电机电路)的绝缘电阻≥0.5MΩ,控制电路(限位器、继电器电路)≥1MΩ。测试时用500V兆欧表测量,若绝缘电阻低于限值,说明导线绝缘层老化或受潮,需更换导线或干燥处理。
接地电阻需≤4Ω,测试时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设备金属结构与接地极的电阻。若接地电阻超标,说明接地系统故障,需检查接地极是否锈蚀或接地导线是否断裂。
导线与接线端子需无破损、松动:导线绝缘层不得露出铜丝,接线端子需牢固无氧化。若发现绝缘层破损或端子松动,需立即修复,防止短路或接触不良引发电气火灾。
钢丝绳与吊钩的关键指标判定
钢丝绳的断丝数需符合GB/T 5972要求:6×37结构钢丝绳(总丝数222根)的断丝数≤22根(10%)。直径减小量≤原直径的7%——比如原直径20mm的钢丝绳,直径需≥18.6mm,否则抗拉强度下降。
钢丝绳若出现扭曲、绳芯外露、断股等情况,即使断丝数未超标,也需立即更换,因为这些缺陷会加速钢丝绳失效。
吊钩的判定标准:开口度增加量≤原尺寸的10%(如原开口80mm,增加≤8mm),危险截面磨损量≤原厚度的10%(如原厚度16mm,磨损≤1.6mm)。吊钩表面若有裂纹,无论大小,直接判定为不合格,因为裂纹会在受力时快速扩展导致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