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微析 | 仪器设备 | 院所资质 |
品质可靠,实力过硬
服务质量有保障
24小时咨询电话:156-0036-6678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

风力发电齿轮箱振动与冲击测试的国家标准和执行流程解析

时间:2025-07-23 来源:微析研究院 点击:0

风力发电齿轮箱是风电机组将叶轮低转速转化为发电机高转速的核心传动部件,其运行可靠性直接影响机组发电效率与使用寿命。振动与冲击是引发齿轮箱故障(如齿轮磨损、轴承点蚀、箱体裂纹)的主要诱因,因此需通过标准测试评估其抗振动冲击性能。本文结合现行国家标准,详细解析风力发电齿轮箱振动与冲击测试的技术要求及执行流程,为测试实施提供实操性指导。

风力发电齿轮箱振动与冲击测试的必要性

风电机组运行时,叶轮受风速波动影响会产生周期性载荷,齿轮箱需承受持续扭转振动;运输或吊装过程中的颠簸、冲击则可能导致内部部件移位。若振动幅值超标,会加速齿轮齿面疲劳磨损,增大轴承接触应力,长期运行可能引发断齿、轴承卡死等故障。

冲击载荷的危害更具突发性:运输中剧烈冲击可能损坏密封件导致漏油,或使行星轮系定位销松动影响传动精度。因此,通过标准测试验证齿轮箱在振动与冲击环境下的稳定性,是确保出厂质量与现场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此外,振动与冲击测试是风电机组整机认证的必查项目(如IEC 61400系列),测试结果需满足国标要求才能进入市场,企业需准确理解并执行相关规则。

风力发电齿轮箱振动与冲击测试的主要国家标准

国内针对该测试的核心标准是GB/T 36550-2018《风力发电机组 齿轮箱》,等同采用IEC 61400-4:2014,其中第6.6节“振动测试”、第6.7节“冲击测试”是性能评估的直接依据。

术语定义需参考GB/T 2298-2010《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 词汇》,确保“振动速度有效值”“冲击加速度峰值”等表述一致;传感器校准需符合GB/T 13823.1-2009《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第1部分:基本概念》,保证数据准确性。

运输冲击测试还需结合GB/T 35018-2018《风力发电机组 运输要求》,该标准规定了齿轮箱运输包装的冲击强度要求,测试需模拟实际运输工况设置参数。

国家标准中的振动测试技术要求

GB/T 36550-2018明确振动测试参数为“振动速度有效值(RMS)”与“加速度峰值”——前者反映稳态振动强度,后者反映冲击性振动大小。

测试位置需选关键部位:输入轴轴承座(靠近叶轮端)、输出轴轴承座(靠近发电机端)、箱体顶部(中心位置)、行星架(行星齿轮箱),每个位置测X(轴向)、Y(径向垂直)、Z(径向水平)三个方向。

测试工况覆盖“空载”“50%额定负载”“100%额定负载”,每种工况需运行至温度稳定(40℃-60℃)后采集数据。限值方面,额定负载下箱体振动速度有效值≤4.5mm/s(≤2.5MW)或5.5mm/s(>2.5MW);加速度峰值≤100m/s²(任何工况)。

标准还要求频率分析:若齿轮啮合频率(齿数×转速/60)对应的振动幅值超过稳态值2倍,需排查齿轮齿面磨损或错位。

国家标准中的冲击测试技术要求

GB/T 36550-2018将冲击测试分为“运行冲击”与“运输冲击”:运行冲击模拟风速突变的扭矩冲击,采用正弦波形,加速度峰值150m/s²、持续时间11ms,三轴向各3次;运输冲击模拟运输颠簸,采用半正弦波形,加速度峰值200m/s²、持续时间11ms,同样覆盖三轴向。

部分企业会根据实际运输路线(如山区)提高加速度至250m/s²,但需在报告中说明。评定标准为:冲击后无外观损坏(裂纹、漏油)、转动灵活无卡滞,且振动测试仍符合限值。若振动速度有效值较测试前增大超20%,需拆解检查内部部件。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被测齿轮箱需处于“出厂状态”:安装密封件与润滑系统,加注符合GB/T 3141-2015要求的齿轮油,油位在油标范围内。拆机测试需检查内部无磨损或异物,确保结果真实。

测试设备需校准:振动传感器需在7天内通过计量校准(证书含灵敏度、频率响应),数据采集系统采样频率≥振动最高频率2.56倍(如啮合频率1000Hz,采样≥2560Hz)。

安装固定需模拟实际运行:用弹性支撑(橡胶垫)固定在台架上,支撑刚度1000N/mm-2000N/mm(与机组安装一致)。若用刚性支撑,需在报告中注明(会增大振动幅值,结果偏严)。

环境要求:温度20±5℃、湿度≤75%RH,无强电磁干扰(远离电焊机、变频器),避免环境影响数据。

振动测试的执行流程

第一步,安装传感器:用螺纹或强力胶固定加速度传感器,确保与被测表面完全贴合。磁座固定需吸力≥100N,防止脱落。

第二步,启动系统:打开润滑泵运行5分钟,启动驱动电机升至额定转速(如1800rpm),加载至50%额定负载,运行30分钟至温度稳定。

第三步,采集数据:开启采集系统,连续采集10秒(约3个周期),记录各位置三方向的振动速度有效值与加速度峰值。再调整至100%负载、空载,重复采集。

第四步,数据处理:用FFT分析频率成分,识别1倍频(转速)、2倍频(不平衡力)、啮合频率等特征频率幅值。若啮合频率幅值超稳态2倍,需检查齿轮啮合间隙(符合GB/T 10095.1-2008)。

第五步,结果评定:数据均≤国标限值、频率无异常,则振动测试合格。

冲击测试的执行流程

第一步,固定齿轮箱:装入运输包装(木包装箱+泡沫缓冲),按GB/T 35018-2018固定在冲击试验机台面,确保无相对移动。

第二步,设置参数:根据测试类型设置波形(正弦/半正弦)、加速度峰值(150/200m/s²)、持续时间(11ms)、方向(三轴向)。用校准传感器验证试验机输出是否符合要求。

第三步,执行冲击:启动试验机,每轴向3次冲击,间隔5分钟释放应力。实时监测加速度曲线,确保峰值与持续时间合规。

第四步, post-test检查:拆包装检查外观(焊缝、密封件、螺栓),手动转动输入轴查卡滞,启动运行10分钟查漏油。

第五步,结果评定:无损坏、转动灵活、无漏油,且振动仍合规,则冲击测试合格。若漏油需换密封件重测,卡滞需拆解检查行星轮系或轴承。

测试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一:传感器安装不牢导致数据波动。解决:光滑表面用502胶粘贴(固化1小时);螺纹孔用螺钉固定,扭矩0.5-1.0N·m,防止螺纹损坏。

问题二:负载未达额定值导致振动偏小。解决:用测功机准确加载,实时监测扭矩,误差≤±5%。

问题三:电磁干扰导致高频杂波(>10kHz)。解决:用屏蔽电缆连接传感器与采集系统,电缆接地(电阻≤4Ω);采集系统远离电磁源≥2m。

问题四:温度过高导致振动增大。解决:确保润滑系统正常,温度超60℃需停机降温至40℃以下再测。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56-0036-667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56-0036-6678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