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微析 | 仪器设备 | 院所资质 |
品质可靠,实力过硬
服务质量有保障
24小时咨询电话:156-0036-6678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院所资讯 > 行业百科
行业百科

带式输送机滚筒无损探伤技术应用及案例分析

时间:2025-06-24 来源:微析研究院 点击:0

带式输送机滚筒作为带式输送机的关键部件,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整个输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无损探伤技术在检测带式输送机滚筒的缺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详细探讨带式输送机滚筒无损探伤技术的应用及相关案例分析,包括各种探伤技术的原理、优势、适用范围等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技术保障滚筒乃至整个输送系统的良好运行。

一、带式输送机滚筒概述

带式输送机滚筒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到驱动输送带运行以及改变输送带运行方向等作用。它通常由筒体、轴、轮毂等部件组成。筒体是与输送带直接接触的部分,其表面质量和圆度等参数对输送带的运行平稳性有很大影响。轴则承担着传递动力和支撑滚筒的重要任务,要求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轮毂用于连接筒体和轴,确保各部件之间的紧密配合。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带式输送机滚筒适用于不同的输送场景,如在煤矿、港口、电力等行业的物料输送系统中广泛应用。

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带式输送机滚筒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各种问题。例如,由于输送带的张力作用,滚筒可能会承受较大的径向力,导致筒体变形;物料的冲击和摩擦会使滚筒表面磨损,降低其使用寿命;同时,环境因素如潮湿、腐蚀等也可能对滚筒造成损害,影响其正常运行。因此,对带式输送机滚筒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是非常必要的。

二、无损探伤技术简介

无损探伤技术是指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借助先进的技术设备对被检测对象内部及表面的缺陷进行检测和评估的技术。它具有诸多优点,比如可以在不破坏滚筒结构的情况下准确检测出内部和表面的缺陷,能够对滚筒进行全面、快速的检测,并且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无损探伤技术主要包括超声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射线探伤等多种方法。超声探伤是利用超声波在物体中的传播特性,当遇到缺陷时会产生反射、折射等现象来检测缺陷;磁粉探伤则是利用铁磁性材料在磁场中被磁化后,缺陷处会产生漏磁场吸引磁粉从而显示出缺陷的位置和形状;渗透探伤是通过在被检测表面涂抹渗透剂,使其渗入缺陷中,然后通过显像剂将缺陷显示出来;射线探伤是利用射线穿透物体时,因缺陷处对射线的吸收不同而在底片上显示出不同的影像来判断缺陷情况。

三、超声探伤技术在带式输送机滚筒上的应用

超声探伤技术在带式输送机滚筒检测中应用较为广泛。其原理是通过超声探头向滚筒内部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滚筒内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如缺陷与正常材料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折射等现象。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被超声探头接收后,经过仪器处理可以得到关于缺陷的位置、大小等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首先要根据滚筒的材质、尺寸等参数选择合适的超声探头和探伤仪。对于筒体较厚的滚筒,可能需要选择低频超声探头以保证超声波能够有效穿透;而对于一些表面精度要求较高的滚筒,要注意超声探头与滚筒表面的耦合情况,确保超声波能够良好地传入滚筒内部。超声探伤可以检测出滚筒内部的裂纹、气孔等缺陷,能够在滚筒早期出现问题时及时发现,避免缺陷进一步扩大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例如,在某煤矿的带式输送机滚筒检测中,通过超声探伤技术发现了筒体内部存在一条细微的裂纹。由于发现及时,煤矿企业及时对滚筒进行了修复或更换处理,避免了因滚筒突然损坏而导致的输送带停运事故,保障了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

四、磁粉探伤技术在带式输送机滚筒上的应用

磁粉探伤技术主要适用于检测带式输送机滚筒中具有铁磁性的部件,如轮毂、轴等。其原理是将被检测部件磁化,使其内部形成磁场。当部件存在缺陷时,在缺陷处会形成漏磁场。然后将磁粉均匀地撒在被检测部件表面,漏磁场会吸引磁粉,使磁粉聚集在缺陷处,从而直观地显示出缺陷的位置和形状。

在应用磁粉探伤技术时,要注意磁化的方式和强度。不同的部件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磁化方法,如直接通电磁化、穿棒磁化等。同时,磁化强度要适中,过强或过弱都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带式输送机滚筒的轮毂和轴等部件,磁粉探伤可以快速检测出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夹杂物等缺陷。例如,在某港口的带式输送机系统中,对滚筒的轮毂进行磁粉探伤时,发现了一处表面裂纹,通过及时修复,防止了裂纹进一步扩展,确保了滚筒的正常运行。

另外,磁粉探伤技术操作相对简单,检测成本也比较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检测结果,因此在带式输送机滚筒的日常检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五、渗透探伤技术在带式输送机滚筒上的应用

渗透探伤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带式输送机滚筒表面的开口缺陷,如裂纹、气孔等。其原理是先将渗透剂均匀地涂抹在滚筒表面,渗透剂会在毛细作用下渗入到缺陷中。经过一定时间后,将多余的渗透剂清除掉,然后再涂抹显像剂。显像剂会与残留在缺陷中的渗透剂发生反应,从而将缺陷显示出来,以便于检测人员观察和判断。

在实际应用中,渗透探伤技术对滚筒表面的清洁度要求较高。在进行探伤之前,需要将滚筒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杂质清理干净,否则会影响渗透剂的渗入和显像效果。渗透探伤技术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但是其检测速度相对较慢,而且只能检测表面的开口缺陷。例如,在某电力企业的带式输送机滚筒检测中,通过渗透探伤技术发现了滚筒表面的几条细小裂纹,及时采取了修复措施,避免了裂纹扩展对滚筒造成更大的损害。

虽然渗透探伤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检测带式输送机滚筒表面开口缺陷方面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尤其适合于一些小型企业或对检测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场景。

六、射线探伤技术在带式输送机滚筒上的意见应用

射线探伤技术是利用射线(如X射线、γ射线等)穿透带式输送机滚筒时,因缺陷处对射线的吸收不同而在底片上形成不同影像来判断缺陷情况。其原理是射线在穿透物体过程中,正常材料对射线的吸收是相对均匀的,而当存在缺陷时,缺陷处对射线的吸收会发生变化,从而在底片上呈现出与正常区域不同的影像,通过对这些影像的分析可以确定缺陷的位置、大小、形状等信息。

在应用射线探伤技术时,需要考虑射线的防护问题。因为射线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所以在进行检测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并且要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检测。射线探伤技术可以检测出滚筒内部的多种缺陷,包括裂纹、气孔、夹杂物等,其检测结果相对准确。例如,在某大型工厂的带式输送机滚筒检测中,通过射线探伤技术发现了筒体内部的一个较大的夹杂物,企业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对滚筒进行了处理,保障了生产的正常运行。

不过,射线探伤技术的设备成本较高,检测速度相对较慢,而且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这些都是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局限性。

七、多种无损探伤技术的综合应用

在实际对带式输送机滚筒进行检测时,往往不是单一地采用某一种无损探伤技术,而是综合运用多种探伤技术。这是因为每种探伤技术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单一技术可能无法全面、准确地检测出滚筒的所有缺陷。

例如,超声探伤技术主要用于检测滚筒内部的缺陷,但对于表面的一些细小裂纹可能检测效果不佳;磁粉探伤技术适合检测铁磁性部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但对于非铁磁性部件则无法应用;渗透探伤技术只能检测表面开口缺陷;射线探伤技术虽然能检测内部多种缺陷,但设备成本高且检测速度慢。通过综合运用超声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和射线探伤等技术,可以对带式输送机滚筒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

比如在对某企业的带式输送机滚筒进行检测时,首先利用超声探伤技术检测滚筒内部的缺陷,然后利用磁粉探伤技术检测轮毂和轴等铁磁性部件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再利用渗透探伤技术检测滚筒表面的开口缺陷,最后利用射线探伤技术对检测结果进行复核,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这样的综合应用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带式输送机滚筒的正常运行,减少因滚筒缺陷而导致的生产事故。

八、无损探伤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带式输送机滚筒无损探伤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煤矿企业的带式输送机滚筒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了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企业首先采用超声探伤技术对滚筒进行检测,发现筒体内部存在多条细微裂纹。随后又利用磁粉探伤技术对轮毂和轴进行检测,未发现明显缺陷。综合判断后,企业决定对滚筒进行更换处理,避免了因滚筒突然损坏而导致的输送带停运事故,保障了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

案例二:在某港口的带式输送机系统中,滚筒的轮毂出现了表面裂纹的迹象。港口工作人员采用磁粉探伤技术对轮毂进行检测,准确地找到了裂纹的位置和形状。然后利用渗透探伤技术对滚筒表面进行了全面检测,发现了一些其他的细小裂纹。最后通过射线探伤技术对轮毂内部进行了复核,确认了缺陷情况。根据检测结果,港口工作人员及时对轮毂进行了修复处理,确保了滚筒的正常运行。

案例三:某电力企业的带式输送机滚筒表面出现了一些疑似裂纹的痕迹。企业首先采用渗透探伤技术对滚筒表面进行检测,发现了几条细小裂纹。然后利用超声探伤技术对滚筒内部进行了检测,未发现明显缺陷。根据检测结果,企业及时采取了修复措施,避免了裂纹扩展对滚筒造成更大的损害,保障了电力输送的正常进行。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56-0036-667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56-0036-6678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