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微析 | 仪器设备 | 院所资质 |
品质可靠,实力过硬
服务质量有保障
24小时咨询电话:156-0036-6678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

手术缝线生物相容性检测中细胞毒性测试的标准操作流程是怎样的

时间:2025-07-22 来源:微析研究院 点击:0

手术缝线的生物相容性检测中,细胞毒性测试是关键环节,其标准操作流程涵盖准备、细胞培养接种、样本接触、检测、观察、结果评价及质量控制等多个步骤。通过规范操作能准确评估手术缝线对细胞的影响,为手术缝线的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细胞毒性测试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准备实验材料,包括符合测试要求的手术缝线样本、细胞培养基础培养基、细胞系(如成纤维细胞等)、细胞培养器皿(培养板、培养瓶等)以及细胞毒性测试试剂(如MTT)。实验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范。

准备手术缝线样本时,要按规定清洗、消毒,去除杂质污染物,并编号确保可追溯性。细胞培养用培养基要检查成分、有效期,按要求配制。同时准备阳性对照(已知具细胞毒性物质)和阴性对照(无细胞毒性物质)样本,为对比测试提供参照。

实验室环境需符合细胞培养标准,培养箱要调节好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保证实验环境适宜细胞生长和测试进行。

细胞的培养与接种

进行细胞复苏,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细胞系,快速放入37℃水浴锅解冻,转移至含基础培养基的离心管离心,去除冻存液后重悬于培养基。

将重悬细胞接种到培养器皿中,确定合适接种密度,如96孔培养板每孔接种一定数量细胞,然后放入培养箱培养,使其达到对数生长期。培养过程中定期观察细胞生长情况,保持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所用器皿和试剂需严格灭菌。

当细胞达到合适生长状态后,即可进行手术缝线样本与细胞的接触操作。

手术缝线样本与细胞的接触

将准备好的手术缝线样本放置在细胞培养器皿合适位置,如96孔培养板中,确保与细胞充分接触。向培养板加入适量培养基,浸没缝线样本,避免产生气泡,然后将培养板放回培养箱,让细胞与缝线样本在特定条件下接触一定时间,如24小时、48小时等。

接触过程中定期观察细胞状态,设置平行样本提高测试重复性和准确性。若发现细胞异常,需及时分析原因并调整。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细胞与缝线样本接触规定时间后,进行MTT法检测。取出培养板,吸去孔中培养基,加入适量MTT溶液,放回培养箱反应2-4小时,使细胞内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将MTT还原为Formazan结晶。

反应结束后吸去MTT溶液,加入DMSO溶解结晶,振荡培养板使结晶充分溶解。然后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570nm波长处吸光度值,吸光度值与细胞活力正相关,据此计算细胞相对活力,评估缝线对细胞的毒性程度。

操作MTT法时要注意安全,佩戴防护用具,吸液和振荡轻柔,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细胞形态学观察

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接触缝线样本后的细胞形态。低倍镜下观察整体形态和密度,高倍镜下观察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变化。正常细胞形态规则,细胞核清晰,细胞质均匀,受毒性影响的细胞会出现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固缩、细胞质空泡化等现象。

详细记录细胞形态变化情况,包括异常形态细胞比例,拍摄照片对比分析,观察不同接触时间点细胞形态变化,为细胞毒性测试提供全面依据。

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根据MTT法得到的吸光度值计算细胞相对活力,公式为:细胞相对活力(%)=(实验组吸光度值-空白对照组吸光度值)/(阴性对照组吸光度值-空白对照组吸光度值)×100%。空白对照组无缝线样本,阴性对照组含无细胞毒性物质。

根据细胞相对活力评价毒性:相对活力>70%为0级无毒性;50%-70%为1级轻微毒性;25%-50%为2级中度毒性;<25%为3级重度毒性。结合细胞形态学观察综合评价,若细胞形态异常,需重新评估毒性程度,严格按生物相容性检测标准判断缝线是否符合要求。

质量控制与注意事项

实验中要确保试剂、器材质量,培养基成分稳定无菌,细胞系来源可靠生长良好,定期校准培养箱参数保证环境稳定。

实验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按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样本处理、细胞接种、MTT法操作等步骤,保证操作一致性和准确性。设置足够对照样本,排除干扰因素,阳性对照具明确毒性,阴性对照无细胞毒性。

处理手术缝线样本时避免人为损伤,MTT法操作注意添加量和反应时间,观察细胞形态及时记录结果,避免因操作不当或观察不及时影响测试准确性。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56-0036-667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56-0036-6678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