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微析 | 仪器设备 | 院所资质 |
品质可靠,实力过硬
服务质量有保障
24小时咨询电话:156-0036-6678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

中央空调主机能效评估第三方检测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

时间:2025-07-23 来源:微析研究院 点击:0

中央空调主机作为建筑能耗核心设备,其能效水平直接关联节能效果与运营成本,第三方检测因客观性成为评估关键,但过程中细节遗漏易致结果偏差。本文结合实操经验,梳理检测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为甲方与机构提供参考,确保能效评估准确合规。

检测机构的资质核查要点

选机构先查CMA资质有效性,确认证书在有效期内,且资质附表“检测能力范围”明确包含“中央空调主机能效检测”或对应主机类型(如离心式、螺杆式)的检测参数——部分机构有CMA但未覆盖能效参数(如制冷量、COP),需重点核对。

CNAS资质可辅助参考,反映技术与管理水平,但非强制。还需看过往业绩,优先选有同类型主机检测经验的机构,比如测离心式机组,可要近3年同类项目报告,避免经验不足导致操作失误。

最后确认检测人员专业能力:需有暖通或检测相关背景,部分项目要求“节能检测人员资格证”,可要求提供资质证明,避免非专业人员影响结果。

检测前的系统准备与资料收集

甲方需提前收集主机资料:出厂合格证、说明书(含额定制冷量、输入功率、设计工况)、安装调试记录、近6个月运行日志(水温、负载率、能耗)、系统原理图(主机与水泵、冷却塔连接方式)。资料缺失要联系厂家补充,避免参数不清致偏差。

系统调试是关键:检测前需运行至稳定工况——调整末端负载让主机达到标准要求的负载率(如GB 19577的100%、75%等);确保冷冻水(如7℃/12℃)、冷却水(如32℃/37℃)温度符合设计值;检查系统无泄漏、水泵运行正常,避免故障致工况波动。

别为赶进度忽略稳定:部分甲方系统未稳就检测,会导致数据波动大、结果无效。建议提前24小时启动系统,逐步调至设计工况,确保检测时稳定运行。

检测标准的选择与适用场景

常用国标GB 19577-2015《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适用于电力驱动的离心、螺杆、涡旋式冷水机组,规定不同负载率的能效要求,是能效标识、节能评估主要依据。

行业标准JGJ/T 177-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适用于公共建筑系统整体能效检测;GB/T 18430.1-2007针对工商业用机组,规定性能测试方法。

避免用错标准:比如检测家用机用工业标准,或螺杆机用离心机标准,会致结果不符。检测前要和机构确认,根据主机类型(离心/螺杆)、使用场景(公共建筑/工业)选对应标准。

现场检测的操作规范性要求

传感器安装要规范:温度传感器装在主机进出口直管段(离弯头、阀门至少5倍管径),避免流场不均致温度偏差;压力传感器装在无气穴、无振动处,确保读数稳定;超声波流量计装在直管段(上游10倍管径、下游5倍),且管道充满介质,避免空管影响。

检测时间要够:GB 19577要求每个负载率下连续运行至少1小时,每10分钟记一次数据取平均。部分机构为省时间只测30分钟或记几次数据,会致结果不准,需严格按标准时间来。

避免外界干扰:检测时别开旁通阀(会致流量不准),或冷却塔风机故障(致冷却水升温)。要安排专人监控系统,及时处理异常。

数据处理与异常值判定规则

数据计算要按标准:COP=制冷量÷输入功率,制冷量用“流量×温差×比热容”算(如冷冻水流量×(供水-回水)×4.1868),输入功率测实际耗电(不是额定功率)。部分机构用额定功率算,会致COP偏高,要核对。

异常值处理要谨慎:数据波动(如某次温度偏差超1℃)先找原因——是传感器松了还是工况波动?传感器问题就重新装并校准,工况波动就延长检测时间等稳定。别随意删异常值,要在报告写原因和处理方式。

数据要符合偏差要求:GB 19577规定温度偏差≤0.5℃、压力≤0.5%、流量≤2%,超范围要重测,确保准确。

常见的检测工况不符合问题及解决

负载率不符:比如标准要100%负载但实际只有70%,会致COP偏低(满负载能效最高)。解决:开更多末端设备或调水泵转速提冷冻水流量,增加主机负载。

水温不符:比如冷却水供温35℃(设计32℃),会致冷凝压力升、输入功率增、COP降。解决:清理冷却塔填料、加风机转速、补冷却水,把水温降到设计值。

工况波动:比如冷冻水温10分钟从7℃升到9℃,会致制冷量计算偏差大。解决:查系统是否泄漏或末端负载突变,等稳定后重测。

传感器精度与校准的常见误区

别用精度不够的传感器:比如用1℃的温度传感器,不符合GB 19577的0.5℃要求,会致温度误差大,影响制冷量计算。要用房计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的传感器。

检测前要校准:即使有检定证书,传感器长期用会漂移,检测前要用标准温度计校准温度传感器。部分机构省时间跳过校准,会致数据偏差。

选型要对:测大流量别用小量程传感器,会降精度。要按系统流量选量程(一般1/3至2/3范围)。

检测报告的内容完整性与解读要点

报告要完整:包括检测机构名、资质编号、日期、主机信息(型号、额定参数)、检测标准、工况(负载率、水温、流量)、原始数据(温度、压力、功率)、计算过程(制冷量、COP)、结论(是否符标准)。

解读要关注关键点:结论是否基于数据——比如“能效一级”要核对COP是否达GB 19577一级要求;是否提工况——比如结论在75%负载下得出,要确认是否符合需求;是否有异常说明——比如工况波动过,要看机构是否处理、结果是否有效。

别只看结论:部分甲方只关心“合格”,忽略工况和计算细节,会误判。比如某主机50%负载符合但100%不符合,若报告只提50%,会误导甲方认为达标。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56-0036-667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56-0036-6678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