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微析 | 仪器设备 | 院所资质 |
品质可靠,实力过硬
服务质量有保障
24小时咨询电话:156-0036-6678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

传送带滚筒轴疲劳寿命测试的主要试验方法有哪几种

时间:2025-07-23 来源:微析研究院 点击:0

传送带滚筒轴是输送系统的核心传力部件,长期承受交变载荷(如皮带张力、物料重量、启动冲击),疲劳失效(裂纹、断裂)是其主要故障形式。准确测试疲劳寿命是保障设备可靠性的关键。本文聚焦滚筒轴疲劳寿命测试的主要试验方法,从载荷类型、原理到应用场景展开说明,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轴向载荷疲劳试验

轴向载荷疲劳试验针对滚筒轴的轴向张力波动,比如皮带伸长、接头松动或载荷不均带来的力变化。

试验采用液压伺服试验机,向轴的两端施加交变轴向力,使轴的横截面承受交变拉压应力,夹具需与轴端结构(如键槽、螺纹)匹配,确保载荷均匀传递。

测试前需在轴的中间截面粘贴应变片,实时监测应力水平,关键参数包括载荷幅值(最大与最小轴向力的差值)、载荷比(最小载荷/最大载荷,通常取0.1~0.5)、循环频率(5~50Hz,需避开轴的固有频率防止共振)。

该方法适用于长距离水平传送带的滚筒轴,比如煤矿1000米输送线的轴,轴向张力占主导,通过试验可验证其在10^6次循环下的可靠性。

径向旋转弯曲疲劳试验

径向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模拟物料重量、皮带跑偏或托辊不平衡带来的径向力,轴工作时随滚筒旋转,各截面会周期性承受拉压应力(旋转一周应力循环一次)。

试验装置为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驱动轴旋转,转速100~500rpm,对应循环频率1.7~8.3Hz),另一端通过支座固定,中间位置施加恒定径向载荷。

弯曲应力幅值按材料力学公式计算:σ=32M/(πd³)(M为弯矩,d为轴的直径),通常控制在材料疲劳极限的0.8~1.2倍,比如直径80mm的轴施加10kN径向载荷,应力约85MPa(接近45钢的疲劳极限90MPa)。

该方法贴近轴的旋转工况,结果与实际失效模式一致性高,适用于短距离、大载荷的输送线,比如水泥厂50米输送线的滚筒轴,失效多发生在键槽或轴肩处。

扭转疲劳试验

扭转疲劳试验针对启动、制动或皮带打滑时的扭转载荷,比如电机启动时的扭矩冲击,或物料卡滞导致的扭矩突变。

试验用扭转疲劳试验机,轴的一端固定在扭矩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夹具与扭矩输出端连接,需校准传感器(误差≤1%),确保载荷准确。

关键参数包括扭矩幅值(T_max - T_min,通常取设计扭矩的1.1~1.3倍模拟过载)、扭转频率(5~20Hz,避免共振),比如港口矿石传送带轴设计扭矩8kN·m,试验时施加±10kN·m的恒定扭矩。

该方法适用于频繁启动停止的传送带,比如车间流水线的滚筒轴,失效多为键槽或花键处的剪切裂纹,试验中需重点监测这些区域。

复合载荷疲劳试验

实际工况中,滚筒轴往往同时承受轴向、径向和扭转载荷,且载荷幅值随时间变化(如物料量波动、皮带速度变化),复合载荷疲劳试验更接近真实情况。

试验通过多通道伺服试验机同步施加轴向、径向和扭转载荷,载荷谱需通过现场测试(用应变片、力传感器采集)或仿真分析(有限元模拟)获得,比如倾斜15°传送带的轴向力80~120kN、径向力5~15kN、扭矩3~8kN·m。

难点是载荷的同步控制(各通道相位差≤5°)和试验机的动态响应(滞后时间≤10ms),需选择电液伺服系统等高精度设备。

适用于复杂工况的传送带,比如矿山倾斜输送线,轴同时受多种力,试验结果能准确反映实际疲劳寿命。

随机载荷谱疲劳试验

随机载荷谱疲劳试验用现场采集的随机信号加载,完全模拟滚筒轴的真实工作环境,比如港口起重机的传送带,物料重量、起升速度和运行方向都随机变化。

试验步骤包括:现场采集24~72小时的载荷数据(应变片、力传感器);用信号处理软件(如Matlab)去除异常值,通过“雨流计数法”将随机信号转化为疲劳损伤等效的载荷循环;将编辑后的载荷谱输入试验机加载。

优点是结果可靠性最高,比如机场行李传送带轴试验,发现随机载荷中的瞬时过载加速了裂纹萌生,寿命比恒定振幅试验短一半(实际2.5×10^6次 vs 恒定5×10^6次)。

但成本高、时间长(采集和编辑载荷谱需1~2周,试验需数周),通常用于高端或定制化的传送带系统。

局部应力集中区疲劳试验

滚筒轴的疲劳失效多发生在应力集中区域(如轴肩、键槽、花键、焊接处),这些区域的应力比均匀截面高2~5倍,是裂纹萌生源。

试验采用真实轴的局部试样(如包含键槽的轴段)或模拟试样(带有相同圆角的圆轴,模拟轴肩应力集中),施加与实际工况一致的载荷(如径向弯曲或扭转)。

比如轴肩圆角半径2mm(应力集中系数Kt≈3.2)的模拟试样,施加径向载荷使圆角处应力150MPa,2×10^5次循环时出现裂纹,与实际轴的失效循环次数(1.8×10^5次)基本一致。

该方法聚焦薄弱部位,成本低(试样小、试验机负荷小),能快速评估设计改进效果,比如将轴肩圆角从2mm增大到4mm(Kt降至1.8),试验寿命提高到8×10^5次,验证了改进的有效性。

加速疲劳试验

加速疲劳试验通过提高载荷幅值或频率缩短试验时间,适用于新产品开发、批量生产检验等需要快速评估的场景,基于疲劳损伤累积理论(Miner法则:损伤与载荷循环次数成正比)。

常见方法有两种:高幅值恒定载荷加速(将载荷幅值提高到材料疲劳极限的1.5~2倍,循环次数从10^6次减少到10^4次以内);频率加速(提高试验频率至100Hz,但需控制温度升高≤10℃,避免影响疲劳性能)。

比如批量生产的滚筒轴设计寿命10^6次(径向载荷10kN),加速试验时载荷提高到15kN(应力127MPa),1.2×10^5次循环完成测试,结果与常规试验相关性良好。

需注意的是,加速试验需基于材料S-N曲线(应力-寿命曲线),否则可能导致结果偏差,仅用于快速筛选或初步评估,不能替代常规试验。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56-0036-667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56-0036-6678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