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微析 | 仪器设备 | 院所资质 |
品质可靠,实力过硬
服务质量有保障
24小时咨询电话:156-0036-6678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

印刷机械振动与冲击测试的第三方检测方法及步骤详解

时间:2025-07-23 来源:微析研究院 点击:0

印刷机械在高速运转中,振动与冲击会直接影响套印精度、印刷品质量,甚至加速设备部件疲劳损坏,引发停机故障。第三方检测凭借独立、专业的技术能力,能客观评估设备振动与冲击状态,为企业排查隐患、改进设计提供依据。本文结合实际检测案例,详细拆解印刷机械振动与冲击测试的第三方检测方法及步骤,涵盖前期准备、测试实施、数据处理等关键环节,助力读者理解检测逻辑与操作要点。

检测前的资料收集与设备校准

第三方检测机构首先需向委托方收集印刷机械的基础资料,包括设备型号、额定转速、最大印刷速度、主要部件(如滚筒、主电机、递纸机构)的技术参数,以及设备近期的维护记录(如轴承更换、机架加固情况)。这些资料能帮助检测人员预判设备的振动源——比如额定转速1000rpm的滚筒,其基频约16.7Hz,是振动测试的重点关注频率。

随后是检测设备的校准。振动测试核心设备为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需提前用标准振动台(如B&K 4294型)校准:将传感器固定在振动台上,输入已知频率(如10Hz)和加速度(如1g)的信号,核对采集器的输出值与标准值的偏差,偏差需控制在±2%以内。校准后需留存校准证书,确保检测数据的溯源性。

此外,还需准备辅助工具:磁吸座、高温胶(用于高温部件如电机外壳)、耦合剂(减少传感器与被测表面的空气间隙)、卷尺(标记测试点位置)。比如针对塑料材质的机架,无法用磁吸式传感器,需提前准备环氧胶,确保传感器安装牢固。

测试点的选择与标记

测试点需聚焦印刷机械的“关键振动传递路径”,依据GB/T 22395-2008《印刷机械 安全要求》及行业标准JB/T 10204-2016《印刷机械 平版印刷机》确定。常见测试点包括:滚筒轴承座(直接影响套印精度,需测径向与轴向振动)、主电机底座(电机振动是整机振动的主要来源)、机架立柱(反映设备整体刚度)、递纸牙排导轨(递纸机构的冲击会影响纸张定位)。

以平版印刷机为例,滚筒轴承座的测试点需选在轴承外圈的正上方,用卷尺测量并标记坐标(如“滚筒1轴承座,距离左侧机架500mm,高度1200mm”);主电机底座的测试点选在电机与机架连接的螺栓附近,需覆盖电机的四个安装脚,避免遗漏不平衡振动。

标记时需用防水笔或标签纸,确保测试过程中位置不偏移。同时,需记录每个测试点的材质(如铸铁、铝合金)与表面状态(如是否有油污、锈迹)——油污会降低传感器的耦合效果,需提前用酒精擦拭干净。

振动测试的实施步骤

振动测试需模拟印刷机械的实际工作状态:先让设备空运转5分钟,待温度稳定后,逐步提升至额定印刷速度(如8000张/小时),再加载印刷材料(如铜版纸),保持连续运行10分钟后开始测试。

传感器安装是关键:针对金属材质的滚筒轴承座,用磁吸式传感器,吸附前需在传感器底面涂抹少量耦合剂(如硅油),确保与表面完全贴合;针对塑料机架或曲面部件,用胶粘式传感器,先将表面打磨粗糙,再用环氧胶固定,等待24小时固化后再测试,避免传感器脱落。

参数设置需匹配设备特性:频率范围设为0.5-200Hz(覆盖印刷机的基频与倍频,如滚筒基频16.7Hz,二倍频33.4Hz),采样率设为500Hz(满足奈奎斯特定理,避免频率混叠),量程设为±10g(大部分印刷机的振动加速度不超过5g)。设置完成后,需进行“预采集”——采集30秒数据,观察波形是否稳定,若有高频毛刺,需检查传感器接地是否良好。

数据采集时长:每个测试点采集120秒的连续数据,确保覆盖设备的一个完整工作周期(如纸张输送周期)。采集过程中,需安排专人监控设备运行状态,若出现异常振动(如异响、振幅突然增大),需立即停止采集并记录异常情况。

冲击测试的实施要点

印刷机械的冲击主要来自“动态动作”:如接纸机构的纸张交接、折页机的折刀冲击、启停时的惯性冲击。冲击测试需模拟这些实际工况,因此需与委托方确认“测试工况清单”——比如平版印刷机需测试“接纸时的冲击”“紧急停机时的冲击”。

冲击传感器的选择需注意过载能力:比如接纸机构的冲击加速度可达50g,需选用量程±100g的传感器(如PCB 352C33型),避免传感器饱和。安装方式与振动测试类似,但需更牢固——比如用螺接式安装,确保冲击时传感器不松动。

测试步骤:先让设备运行至额定速度,然后触发目标工况(如按下接纸按钮),同时启动数据采集。冲击测试的采样率需更高——设为10kHz,因为冲击脉冲的持续时间短(通常小于10ms),高采样率才能捕捉到峰值加速度。采集完成后,需检查波形是否符合冲击特征(如半正弦波、锯齿波),若波形畸变,需重新测试。

需记录的工况参数:比如接纸时的纸张速度(如1.5m/s)、紧急停机的制动时间(如2秒),这些参数能帮助分析冲击的成因——比如制动时间过短,会导致惯性冲击增大。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数据处理需用专业软件(如B&K PULSE、东华DH5922),首先进行“滤波处理”:用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150Hz)去除高频噪声(如电机电刷的电磁噪声),用高通滤波器(截止频率0.5Hz)去除低频漂移(如传感器的温度漂移)。

振动数据的分析指标:有效值(RMS)——反映振动的平均能量,是判断设备状态的核心指标;峰值(Peak)——反映瞬时最大振动;倍频分析(FFT)——识别振动源,比如滚筒不平衡会在基频(16.7Hz)处出现峰值,轴承磨损会在滚动体通过频率(如100Hz)处出现峰值。比如某印刷机滚筒轴承座的振动有效值为5.2mm/s,超过GB/T 22395规定的4.5mm/s限值,结合FFT分析,基频处峰值明显,说明滚筒存在不平衡。

冲击数据的分析指标:峰值加速度(Peak Acceleration)——反映冲击的强度;脉冲宽度(Pulse Duration)——反映冲击的持续时间;冲击响应谱(SRS)——评估冲击对设备部件的影响。比如接纸机构的冲击峰值加速度为45g,脉冲宽度为8ms,符合JB/T 10204规定的“冲击峰值不超过50g”的要求。

数据处理完成后,需生成“振动频谱图”“冲击波形图”,用图表直观展示测试结果——比如用柱状图对比不同测试点的振动有效值,用折线图展示冲击峰值随工况的变化。

标准符合性的判断逻辑

标准符合性判断需“对号入座”:首先明确测试依据的标准——如国内印刷机械常用GB/T 22395-2008《印刷机械 安全要求》、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出口设备需符合ISO 10816《机械振动 评价机器振动状态的基础》。

以GB/T 22395为例,标准中规定“平版印刷机的滚筒轴承座振动有效值不超过4.5mm/s(RMS)”“主电机底座振动有效值不超过3.5mm/s(RMS)”。判断时需将每个测试点的结果与对应条款对比:若滚筒轴承座的振动有效值为5.2mm/s,则不符合该条款;若主电机底座为3.2mm/s,则符合。

需注意“特殊情况”:比如设备用于印刷厚纸板(如瓦楞纸),其振动会比印刷薄纸大,此时需与委托方协商“自定义限值”——比如将滚筒轴承座的限值放宽至5.0mm/s,前提是委托方确认该限值不影响印刷质量。

判断结果需“有理有据”:不能仅说“不符合标准”,需说明“不符合哪条标准的哪款要求”,比如“滚筒1轴承座的振动有效值为5.2mm/s,不符合GB/T 22395-2008第5.3.2条‘平版印刷机滚筒轴承座振动有效值≤4.5mm/s’的要求”。

现场干扰的识别与排除

现场干扰是影响检测准确性的常见问题,需提前识别并排除:

1、电源干扰:表现为数据中出现50Hz的工频噪声(如我国电网频率)。排除方法:使用电池供电的传感器(如PCB 356A16型),或在采集器前加电源滤波器(如Schaffner FN 328-6-06型)。

2、环境振动:比如旁边有注塑机运行,会传递振动到检测设备。排除方法:先测量背景振动(设备未运行时的振动),若背景振动的有效值超过测试值的10%,需将传感器安装在“隔离支架”上(如橡胶减震器),或调整测试时间(等旁边设备停机后再测)。

3、电磁干扰:表现为数据中出现随机的高频毛刺。排除方法:使用屏蔽电缆(如RG58C/U型),传感器接地(将传感器的地线与采集器的地线连接),避免电缆与动力线平行敷设。

4、机械干扰:比如传感器安装不牢固,会导致“虚假振动”。排除方法:安装后用手轻敲传感器,观察采集器的波形——若波形清晰无杂波,说明安装牢固;若波形混乱,需重新安装。

检测报告的内容与呈现

第三方检测报告需“全面、准确、易懂”,核心内容包括:

1、基本信息:委托方名称、检测机构名称、检测日期、设备名称/型号/编号、生产厂家。

2、测试依据:引用的标准编号与名称(如GB/T 22395-2008《印刷机械 安全要求》)。

3、测试条件:环境温度(如25℃)、湿度(如50%RH)、电源电压(如380V)、设备运行状态(如额定速度8000张/小时,加载铜版纸)。

4、测试点说明:每个测试点的位置(附示意图)、传感器型号/安装方式、参数设置(频率范围、采样率)。

5、测试结果:用表格列出每个测试点的振动有效值、峰值、倍频分析结果,用图表展示冲击波形与频谱图。

6、分析与结论:说明每个测试点的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若不符合,分析可能的原因(如滚筒不平衡、轴承磨损)。比如“滚筒1轴承座振动有效值超标,原因是滚筒动平衡精度不足(GB/T 9239规定的G6.3级,实际测试为G16级)”。

7、附件:校准证书复印件、测试点照片、原始数据文件(如.dat格式)。

报告需加盖检测机构的CMA(中国计量认证)或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印章,确保报告的法律效力。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56-0036-667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56-0036-6678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