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微析 | 仪器设备 | 院所资质 |
品质可靠,实力过硬
服务质量有保障
24小时咨询电话:156-0036-6678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

折弯机安全性能测试的三方检测完整流程是如何进行的

时间:2025-07-23 来源:微析研究院 点击:0

折弯机是金属加工领域用于板材成型的关键设备,但其高速运动的滑块、高压液压系统及封闭的危险区域,易引发挤压、剪切等安全事故。三方检测作为独立于生产企业与使用方的专业验证环节,能客观评估设备安全性能是否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是保障操作人员安全的重要防线。本文将详细拆解折弯机安全性能三方检测的完整流程,覆盖从前期筹备到报告出具的每一个关键步骤。

检测前期的双向准备工作

三方检测启动前,企业需提前整理并提交核心资料:包括设备使用说明书(需标注安全操作流程与参数限值)、出厂合格证(确认设备原始安全配置)、电气原理图(便于检测电气联锁逻辑)、既往检测报告(若有,可对比历史安全状态)。此外,企业需提前停机并清理设备周边杂物,确保检测场地无障碍物。

检测机构的准备工作同样细致:首先需查新并确认适用的安全标准(如GB 28240-2012《金属成形机床 折弯机 安全要求》、ISO 13849-1:2015《机械安全 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 第1部分:设计通则》);其次要校准检测设备——包括用于测量压力的传感器、测试运行速度的光电测速仪、验证防护间隙的塞规、检测噪音的声级计等,确保工具精度符合要求;最后需安排具备资质的检测人员(如注册安全工程师、机械检测专业人员),明确分工(如电气检测岗、机械性能岗、防护验证岗)。

现场勘查与基础资料审核

检测人员抵达现场后,首先进行环境勘查:检查折弯机的安装地基是否牢固(无明显沉降或晃动)、周边是否预留足够的安全空间(设备与墙面间距≥1.5米,操作区宽度≥2米)、电源接地是否符合要求(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接地电阻≤4Ω)。接着检查设备外观:机架焊缝有无裂纹、滑块表面有无变形、液压管路有无老化泄漏、防护装置(如栅栏、护罩)是否完整无破损。

资料审核环节需逐一核对:确认说明书中的安全警示是否完整(如“禁止佩戴手套操作”“滑块下行时严禁伸手”)、合格证中的安全部件(如联锁开关、急停按钮)型号是否与实际一致、电气原理图是否与设备布线相符。若资料存在缺失或不一致,检测机构会要求企业补充或说明,否则无法进入下一环节。

静态安全部件的逐项检测

静态检测聚焦设备固有安全配置的合规性。首先是防护装置:用钢卷尺测量防护栅栏的高度(需≥1.1米,符合GB 28240要求),用塞规测试栅栏间隙(防止手指伸入的间隙≤12mm,防止手臂伸入的间隙≤200mm),用拉力计测试栅栏的抗冲击性(施加100N力时无变形)。

其次是联锁装置:测试防护门与动力源的联锁逻辑——打开防护门时,用万用表检测主电路是否切断,同时观察设备是否发出报警信号(如蜂鸣器响、警示灯亮);尝试用工具强制打开防护门,确认设备不会重启。对于液压折弯机,还需检查“滑块下行时防护门打开”的联锁响应:打开防护门后,滑块需立即停止并回程。

最后是安全标志:检查急停按钮是否为红色蘑菇头形状(符合GB 2894要求)、设备上的警示标识(如“危险区域”“禁止靠近”)是否清晰可辨(无褪色、无遮挡)、操作面板上的按钮标识是否与功能一致(如“启动”为绿色、“停止”为红色)。

动态空载运行的安全验证

空载运行测试旨在评估设备无负载状态下的运行安全性。首先测试滑块运行速度:用光电测速仪测量滑块下行与回程的速度,需与说明书标注的设计值一致(偏差≤±10%),若速度过快易导致反应不及时,过慢则可能影响联锁响应时间。

其次检查运行平稳性:启动设备让滑块连续运行5次,用听诊器听电机、液压泵有无异常噪音(用声级计测噪音≤85dB,符合工业噪声标准),观察滑块是否有卡滞、晃动或偏移(用直尺测量滑块与工作台的平行度,偏差≤0.5mm/1000mm)。

最后验证折弯压力的准确性:通过设备操作面板设定一个压力值(如100吨),用安装在滑块与工作台之间的压力传感器采集实际压力,对比设定值与实际值的偏差,需≤±5%——压力偏差过大会导致设备过载,增加液压系统泄漏或爆裂风险。

危险区域防护功能的针对性测试

危险区域(如滑块与工作台之间的折弯区域)是事故高发点,需重点验证防护功能。首先是光电保护装置:用直径25mm的测试棒(模拟人体手指)从不同方向(上、下、左、右)伸入危险区域,观察滑块是否立即停止运动(响应时间≤0.1秒),重复测试5次,确保每次都能触发保护。

其次是双手操作装置:测试“必须同时按下两个按钮才能启动滑块”的逻辑——单独按下左侧或右侧按钮,滑块无动作;同时按下两个按钮后,松开任意一个,滑块需立即停止。重复测试10次,确保功能稳定。对于带脚踏开关的折弯机,需额外测试“脚踏开关与双手操作装置的联锁”:若双手未按下按钮,脚踏开关无效。

紧急停止系统的可靠性检测

急停系统是最后的安全防线,检测需覆盖位置与功能。首先检查急停按钮的位置:用卷尺测量按钮与操作位的距离(≤1米,确保操作人员伸手可及),确认按钮安装高度(1.2-1.5米,符合人体工程学)。

功能测试分三步:第一步,在设备空载运行时按下急停按钮,观察动力源(电机、液压泵)是否立即切断,滑块是否停止运动;第二步,在负载运行(如折弯板材时)按下急停,确认滑块停止后不会自行下降;第三步,测试复位逻辑——按下急停后,需旋转按钮复位才能重新启动设备,防止误触重启。此外,用计时器测量急停响应时间,需≤0.2秒。

负载工况的模拟验证

负载测试模拟实际生产场景,评估设备在满负荷下的安全性能。首先是最大负载测试:使用企业常用的板材(如Q235钢板,厚度6mm,宽度1000mm),设定设备的最大折弯压力(如200吨),进行折弯操作,用压力传感器采集滑块下行时的实际压力,确认未超过设备标称的最大压力;同时观察液压管路有无泄漏(用纸巾擦拭接头处,无油迹)、机架有无变形(用水平仪测机架垂直度,偏差≤0.3mm/1000mm)。

其次是连续运行测试:让设备连续折弯50次(模拟一天的生产强度),用红外测温仪测量电机温度(≤70℃)、液压油温度(≤60℃),检查防护装置有无松动(用扳手拧动栅栏固定螺丝,无转动)、联锁开关有无误触发(运行过程中防护门未打开,设备无异常停机)。

检测结果的汇总与报告出具

所有测试完成后,检测人员会整理数据:将每个项目的测试值、标准要求、合格情况录入表格(如“防护栅栏高度1.2米,标准≥1.1米,合格”“急停响应时间0.15秒,标准≤0.2秒,合格”)。若存在不合格项(如防护间隙15mm,超过标准12mm),检测机构会向企业出具《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要求(如将栅栏间隙调整至10mm),并约定复检时间。

整改合格后,检测机构出具正式报告:报告需包含检测机构信息(名称、CMA/CNAS资质编号)、设备信息(型号、出厂编号、使用单位)、测试标准(列出引用的国标或国际标准)、测试项目明细(每个项目的测试方法、数据结果)、结论(明确设备安全性能是否符合要求)。报告需由检测员、审核员签字,并加盖检测机构公章,确保法律效力。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56-0036-667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56-0036-6678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