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微析 | 仪器设备 | 院所资质 |
品质可靠,实力过硬
服务质量有保障
24小时咨询电话:156-0036-6678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检测范围 > 环境可靠性检测 > 机械环境试验 > 冲击试验
冲击试验

超声诊断仪冲击试验

时间:2025-06-01 来源:微析研究院 点击:0

超声诊断仪冲击试验是验证设备在运输、使用中承受机械冲击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测试。通过模拟不同方向、加速度的冲击载荷,评估设备结构强度、电气性能及成像功能是否受损,确保其符合医疗设备法规要求,保障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患者安全。

超声诊断仪冲击试验目的

验证设备抗机械冲击能力,防止运输或使用中因意外跌落、碰撞导致内部元件损坏。

确保探头、显示器等关键部件在冲击后仍能保持精准成像和数据传输功能。

满足IEC 60601-1等医疗设备安全标准对机械强度的强制合规要求。

超声诊断仪冲击试验方法

采用冲击试验机施加半正弦波冲击脉冲,峰值加速度覆盖50-150g(依据标准分级)。

在X/Y/Z三轴方向分别进行冲击,每个轴向至少3次,模拟多角度受力场景。

结合功能性测试,在冲击后立即检测B超成像质量、探头灵敏度和系统自检功能。

超声诊断仪冲击试验分类

按冲击波形:半正弦波/梯形波/后峰锯齿波冲击,分别模拟不同碰撞场景。

按应用阶段:运输冲击试验(包装状态)、操作冲击试验(开机状态)。

按严酷等级:常规冲击(50g/11ms)、严酷冲击(150g/6ms)。

超声诊断仪冲击试验技术

1、冲击波形控制技术:精确生成标准波形,波形失真度<15%

2、多轴同步触发技术:实现三轴冲击的时序精确控制

3、非接触式测量技术:激光测振仪监测探头晶片微位移

4、夹具动态响应补偿技术:消除夹具共振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5、冲击能量标定技术:通过参考传感器进行系统能量校准

6、失效模式分析技术:结合高速摄像机记录元件断裂过程

7、残余应力检测技术:X射线衍射法评估冲击后材料微观结构

8、电性能在线监测技术:实时采集冲击过程中的电源波动数据

9、温度冲击耦合技术:模拟极温环境下的机械冲击复合试验

10、数字孪生仿真技术:通过有限元分析预测试验结果

超声诊断仪冲击试验步骤

1、预处理:设备在标准大气条件下稳定24小时

2、初始检测:记录基准成像质量、电气安全参数

3、样品安装:使用专用夹具固定于冲击台中心平面

4、参数设置:输入标准规定的波形、加速度、持续时间

5、冲击执行:按轴向顺序依次施加规定次数冲击

6、恢复处理:试验后在标准环境静置1小时

7、终检测试:重复初始检测项目并比对数据

超声诊断仪冲击试验所需设备

电动液压冲击试验机(频响范围0.1-3000Hz)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量程±500g,精度±1.5%)

动态信号分析仪(采样率≥200kS/s)

医用超声体模(包含仿组织模块、流速测试模块)

红外热像仪(检测冲击后电路板热分布变化)

超声诊断仪冲击试验参考标准

IEC 60601-1-11:2015 医用电气设备-家用医疗环境要求

GB/T 14710-2009 医用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ASTM D4169-22 运输容器性能测试标准

ISO 8626:2020 振动与冲击试验机特性描述

YY/T 0681.1-2018 医用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法

IEC 62127-2:2022 超声场测量规范

MIL-STD-810H 美国军用环境试验标准Method 516.8

EN 45502-1:2015 有源植入式医疗设备标准

JIS Z 0232:2018 包装货物冲击试验方法

FDA Guidance: Medical Device Shock Testing Considerations

超声诊断仪冲击试验合格判定

结构完整性:外壳无开裂,紧固件无松动,运动部件无卡滞

电气安全:接地阻抗≤0.1Ω,漏电流符合GB 9706.1要求

功能性能:轴向分辨率变化≤10%,灰度鉴别等级保持原等级

软件系统:无数据丢失,DICOM传输功能正常

标识完整性:所有安全警示标识清晰可辨

超声诊断仪冲击试验应用场景

新产品研发阶段的结构强度验证

运输包装方案验证(ISTA 3A标准测试)

医院设备科验收检测

产品注册检测(CMA/CNAS认可实验室)

海外出口认证(CE/FCC认证必检项目)

售后维修后的质量复检

医疗事故中的设备可靠性鉴定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56-0036-667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56-0036-6678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