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眼镜恒加速度试验是通过模拟恒定加速度环境,来评估AR眼镜在该条件下的结构稳定性、功能可靠性等性能,以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能承受相应加速度影响。
AR眼镜恒加速度试验目的
目的之一是检验AR眼镜在恒加速度作用下的结构是否会出现破损、开裂等情况,保障其物理结构的完整性。其二是测试AR眼镜的电子元件、光学系统等在恒加速度下是否能正常工作,维持功能的稳定性。其三是评估AR眼镜在恒加速度环境下的佩戴舒适性及安全性,防止因加速度导致佩戴者不适或发生危险。
AR眼镜恒加速度试验方法
首先将AR眼镜固定在试验装置上,确保其安装稳固。然后设置所需的恒定加速度值,通过试验设备产生相应的加速度环境。让AR眼镜在该恒加速度环境下保持一定时间,期间监测AR眼镜的外观变化、功能运行状况等。
可以采用振动台等设备来产生恒加速度,调整振动台的参数使加速度达到设定值,持续规定的试验时长后,观察AR眼镜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AR眼镜恒加速度试验关键参数
关键参数包括恒定加速度的大小,需根据AR眼镜的应用场景和设计要求设定合适的加速度值,比如常见的有2g、5g等不同量级。其次是试验持续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能从几十秒到数分钟不等。还有试验的方向,如轴向、径向等不同方向的加速度测试。
AR眼镜恒加速度试验流程
第一步是准备试验设备和AR眼镜样品,检查样品外观和功能是否正常。第二步是将AR眼镜正确安装固定在试验装置上,确保安装牢固。第三步是设置恒加速度的参数,包括加速度大小、方向和持续时间。第四步是启动试验设备,让AR眼镜在设定的恒加速度环境下运行。第五步是试验结束后,检查AR眼镜的外观损伤情况,测试其功能是否正常。
AR眼镜恒加速度试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其一为安装AR眼镜时要保证固定牢固,避免在试验过程中因固定不牢导致样品移位或损坏。其二是设置加速度参数时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设计要求,确保试验条件准确。其三是试验过程中要密切监测AR眼镜的状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试验。
AR眼镜恒加速度试验参考标准
如GB/T 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虽不完全对应,但类似环境试验标准思路可借鉴。
GB/T 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主要是防护等级相关,部分理念可关联。
ISO 226-2003《声学 耳机和头戴式受话器的主观音质评价方法》与AR眼镜音质相关,但非直接加速度试验标准。
IEC 60068-2-27:2008《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b:交变(正弦)应力 随机振动(数字控制)和导则》可作为振动相关试验参考。
GB/T 13826.1-2012《微机电系统(MEMS)器件 第1部分:通用规范》涉及MEMS相关,部分性能测试可参考。
QB/T 5342-2018《智能眼镜》中有关于智能眼镜性能测试的相关要求,可作为AR眼镜试验的参考。
ANSI/CEA-2031-2017《头戴式显示设备的性能规范》对头戴式显示设备性能有规定,可用于AR眼镜试验参考。
EN 50529:2017《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公制系列 第2部分:试验》提供了电子设备机械结构试验的相关规范。
SAE J2412-2019《汽车用平视显示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中关于显示设备在机械环境下的试验方法有一定借鉴意义。
AR眼镜恒加速度试验结果判定
首先观察AR眼镜的外观,若没有明显的破损、变形等情况,外观判定为合格。其次测试其功能,如显示、音频等功能是否能正常运行,若功能正常则功能判定为合格。若外观和功能均符合要求,则试验结果判定为合格;若有一项不符合,则试验结果判定为不合格。
如果外观有轻微损伤但不影响主要功能,需综合评估;若功能出现部分失效但可修复,也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判定为合格。
AR眼镜恒加速度试验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之一是AR眼镜的研发阶段,通过恒加速度试验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产品的可靠性。其二是生产后的质量抽检,确保出厂的AR眼镜符合质量标准。其三是在AR眼镜的使用环境模拟中,比如用于评估其在运输、运动等场景下承受恒加速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