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模块恒加速度试验是通过模拟恒加速度环境,测试指纹识别模块在该环境下的性能、结构完整性等情况的试验。其目的在于确保产品在实际受恒加速度影响场景下的可靠性等。
指纹识别模块恒加速度试验目的
目的之一是检验指纹识别模块在恒加速度作用下是否能保持正常的指纹采集、识别功能,保障其功能的稳定性。
其二是评估恒加速度对指纹识别模块结构的影响,如是否会出现部件松动、损坏等情况,以保证结构的可靠性。
再者,通过该试验可以预测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因恒加速度导致的问题,为产品设计改进提供依据。
指纹识别模块恒加速度试验方法
首先将指纹识别模块固定在试验装置上,确保安装稳固。
然后设置恒定的加速度值,通过试验设备施加该恒加速度,持续一定的时间周期。
在施加加速度过程中,实时监测指纹识别模块的工作状态,包括是否能正常获取指纹图像、识别是否准确等。
指纹识别模块恒加速度试验关键参数
关键参数首先是加速度的大小,需要根据产品实际应用场景设定合适的加速度值,例如常见的有±2g、±5g等不同量级。
其次是施加加速度的持续时间,这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根据产品特性确定合理的持续时间,如10秒、30秒等。
还有试验的重复次数,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通常需要进行多次重复试验,以减少偶然因素的影响。
指纹识别模块恒加速度试验流程
第一步是准备试验设备和指纹识别模块样品,检查样品外观等基本情况。
第二步是将样品正确安装在试验装置上,进行固定和连接。
第三步是设置试验的加速度值、持续时间等参数。
第四步是启动试验设备,施加恒加速度并监测样品状态。
第五步是试验结束后,检查样品是否有损坏等情况,记录试验数据。
指纹识别模块恒加速度试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之一是安装样品时要确保固定牢固,避免在施加加速度过程中样品移位,影响试验结果。
其二是试验前要校准试验设备的加速度测量等功能,保证参数设置准确。
再者,试验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监测设备的状态,确保能准确获取样品的工作状态数据。
指纹识别模块恒加速度试验参考标准
GB/T 2423.5-201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其中涉及到冲击相关的试验要求,可用于恒加速度试验的参考。
IEC 60068-2-27:2008《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Ea-2:冲击》,该标准对冲击试验有详细规范,适用于指纹识别模块恒加速度试验。
GB/T 13826-2012《微机电系统(MEMS)惯性传感器通用规范》,可用于涉及惯性相关的恒加速度试验参考。
SJ/T 11363-2006《移动终端指纹采集及比对技术要求》,其中对指纹识别相关性能有要求,对恒加速度试验后指纹识别性能的判定有参考意义。
ISO 22485:2019《道路车辆 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 第5部分:机械负荷》,涉及车辆环境下机械负荷试验,对指纹识别模块在类似环境中的恒加速度试验有参考价值。
GB/T 31241-2014《信息技术 移动设备指纹识别技术要求》,对移动设备指纹识别有技术要求,可作为恒加速度试验相关性能判定的参考。
IEC 62368-1:2014《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 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其中涉及设备在机械环境下的安全相关要求,对恒加速度试验有一定指导。
GB/T 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振动(正弦)》,虽然是振动试验标准,但其中的试验方法等理念可用于恒加速度试验的扩展参考。
SJ/T 11418-2016《指纹识别模块通用规范》,对指纹识别模块的各项性能有规范,包括恒加速度试验后的性能要求等。
GB/T 26276-2010《指纹识别终端通用技术要求》,对指纹识别终端的技术要求有规定,可用于恒加速度试验的相关判定。
指纹识别模块恒加速度试验结果判定
首先判定指纹识别模块在恒加速度试验后是否能正常进行指纹采集,若能正常采集则在功能方面初步符合要求。
其次检查识别准确率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若准确率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则功能判定通过。
同时检查模块结构是否有损坏、松动等情况,若结构无异常,则综合结果判定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指纹识别模块恒加速度试验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之一是在产品研发阶段,通过恒加速度试验评估新设计的指纹识别模块的可靠性。
其二是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抽检,确保出厂的指纹识别模块能耐受恒加速度环境。
再者,在产品售后质量跟踪中,也可通过模拟恒加速度试验来评估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性能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