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盐雾试验是为了评估主机在含盐雾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保障主机在海洋、沿海等复杂环境中能长期稳定运行,检测主机表面涂层、材料等的抗盐雾腐蚀能力。
主机盐雾试验目的
目的之一是检验主机零部件在盐雾环境下的耐腐蚀耐久性,确保其使用过程中不会因腐蚀过早失效。
其二是通过盐雾试验发现主机设计、材料选用或表面处理等方面存在的耐腐蚀缺陷,以便改进优化。
再者是模拟实际含盐雾的户外或海洋等环境,提前预知主机的耐腐蚀寿命,为产品质量把控提供依据。
主机盐雾试验原理
盐雾试验原理是利用盐雾试验箱创造含有氯化钠溶液的盐雾环境,盐雾中的氯离子会破坏金属表面的钝化膜等防护层,加速金属的电化学腐蚀过程。
通过让主机试样暴露在特定浓度、温度、湿度等条件的盐雾氛围中,使试样表面经历腐蚀过程,从而观察其腐蚀现象和程度。
腐蚀的速率、外观变化等情况来评判主机对盐雾环境的耐受能力。
主机盐雾试验所需设备
首先需要盐雾试验箱,它能精确控制盐雾的温度、湿度、盐雾沉降量等参数。
还需要试样支架,用于固定主机试样,保证试样在盐雾环境中处于合适的角度和位置。
可能用到的还有氯化钠试剂,用于配制盐雾试验所需的盐溶液,以及pH试纸等用于检测盐溶液浓度和pH值的工具。
主机盐雾试验条件
盐雾试验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5℃左右,湿度要保持在85%以上。
盐溶液的浓度通常为5%的氯化钠溶液,pH值调节在6.5-7.2之间。
盐雾沉降量一般要求在1-2mL/(80cm²·h)范围内。
主机盐雾试验步骤
第一步是准备主机试样,清洁试样表面,去除油污、杂质等。
第二步是将试样安装在试样支架上,放置于盐雾试验箱内,设定好试验条件。
第三步是开启盐雾试验箱,让其按照设定的条件产生盐雾,持续规定的试验时间,如24小时、48小时等。
第四步是试验结束后,取出试样,清洁表面盐雾残留,观察试样表面的腐蚀情况,如是否有锈斑、腐蚀坑等。
主机盐雾试验参考标准
GB/T 10125-2012《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该标准规定了盐雾试验的一般要求和方法等。
GB/T 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对盐雾试验的具体试验方法等有详细规定。
ASTM B117-20《盐雾(雾)腐蚀试验标准 Practice》,是国际上关于盐雾试验的常用标准。
ISO 9227:2012《色漆和清漆 防护漆体系对金属的防护作用 实验室模拟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明确了盐雾试验在涂料防护方面的应用等要求。
JIS Z2371:2000《金属材料的大气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方法》,规定了日本金属材料盐雾试验的相关内容。
DIN 50021-7:2017-06《德国工业标准 腐蚀试验 第7部分:盐雾试验》,对德国盐雾试验有具体规范。
BS EN ISO 9227:2017《英国标准 色漆和清漆 防护漆体系对金属的防护作用 实验室模拟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与国际标准相关且有英国方面的应用要求。
SAE J2334-2018《汽车和轻型卡车 外部金属部件的盐雾试验程序》,针对汽车行业外部金属部件的盐雾试验作出规定。
ISO 11131:2013《医疗器械的灭菌 化学指示物 第1部分:要求和测试方法》,虽不是直接的盐雾试验标准,但可能涉及相关材料灭菌后耐腐蚀等方面的间接参考。
GB/T 31467.2-2015《流体传输用塑料管材系统 耐内压强度的测定 第2部分:管材》,可能与主机相关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的性能测试有间接关联,但也可作为参考。
主机盐雾试验注意事项
试验前要确保盐雾试验箱的各项参数校准准确,保证试验条件的可靠性。
试样安装要牢固,避免在试验过程中试样掉落或位置偏移,影响试验结果。
试验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盐雾试验箱内的盐溶液浓度、pH值等,及时补充或调整。
主机盐雾试验结果评估
首先观察试样表面的腐蚀程度,如腐蚀面积占比、腐蚀深度等。
根据腐蚀情况与标准要求对比,判断主机是否符合耐腐蚀性能标准。
若腐蚀程度在允许范围内,则主机耐腐蚀性能合格,否则需要分析原因进行改进。
主机盐雾试验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之一是主机生产企业在产品出厂前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耐腐蚀要求。
其二是在主机研发阶段,通过盐雾试验来评估新设计、新材料的耐腐蚀性能,优化产品设计。
还可用于主机在海洋工程、沿海发电厂等含盐雾环境下使用前的性能验证,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