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盐雾试验是模拟含盐潮湿环境对计算机进行的测试,旨在评估其耐腐蚀、可靠性等性能,保障其在实际含盐环境中正常运行。
计算机盐雾试验目的
目的之一是检测计算机外壳及零部件的抗腐蚀能力,防止因腐蚀引发性能衰退。
其二是评估计算机电气系统在盐雾环境中的绝缘等可靠性指标,确保电气功能正常。
再者是模拟实际含盐环境测试计算机整体耐久性,明确其在该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计算机盐雾试验原理
盐雾试验利用盐雾腐蚀环境加速材料或产品腐蚀,通过雾化氯化钠溶液模拟含盐潮湿大气,使计算机暴露其中,盐雾中氯离子等与表面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致腐蚀,以此评估耐腐蚀等性能。
盐雾中水分附着计算机表面,盐分溶解成电解质溶液,促进电化学腐蚀反应,加速金属部件腐蚀进程。
通过观察计算机在盐雾环境不同时间的外观、性能参数变化,判断其耐受盐雾能力。
计算机盐雾试验所需设备
首先需要盐雾试验箱,可提供稳定盐雾环境,控制温度、湿度、盐雾沉降量等参数。
还需温湿度检测仪,实时监测盐雾试验箱内温湿度,确保试验条件符合要求。
可能用到万用表等电气测试设备,测试计算机盐雾试验前后电气性能变化。
还有试样架等辅助设备,用于固定计算机试样,使其均匀接受盐雾喷雾。
计算机盐雾试验条件
温度条件一般设定在35℃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盐雾沉降量通常控制在1-2mL/(80cm²·h)范围内。
试验用氯化钠溶液浓度一般为5%±1%,且溶液需过滤处理保证纯净。
计算机盐雾试验步骤
第一步准备试验样品,清洁计算机表面,确保无初始污染。
第二步将样品放置在盐雾试验箱试样架上,调整好位置。
第三步设定盐雾试验箱温度、盐雾沉降量等参数,开启试验箱进行盐雾喷雾。
第四步试验过程中定期检查计算机外观,用万用表等检测电气性能等。
第五步达到预定试验时间后,取出样品,清洁后全面检测评估。
计算机盐雾试验参考标准
GB/T 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规定盐雾试验一般要求和方法。
GB/T 4797.5-1995《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 盐雾》,规范盐雾自然环境条件。
IEC 60068-2-11《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规定盐雾交变试验要求。
GB/T 10125-2012《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明确盐雾试验通用要求和方法。
SJ/T 11363-2006《电子设备雷击浪涌抗扰度试验方法》,虽非直接盐雾标准,涉电子设备试验相关。
GB/T 2424.13-200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3部分:试验导则 盐雾试验》,提供盐雾试验导则内容。
GB/T 3512-200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耐候性试验方法 氙弧灯》,材料耐候试验标准,可参考。
GB/T 1771-2007《色漆和清漆 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可参考盐雾测试相关要求。
GB/T 9789-1997《色漆和清漆 耐湿热、盐雾、霉菌复合气候的测定》,涉及复合气候下盐雾测试要求。
GB/T 223.54-2008《钢铁及合金 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相关标准,可作参考。
计算机盐雾试验注意事项
试验前确保计算机样品清洁干燥,避免初始杂质影响试验结果。
盐雾试验箱内温湿度等参数严格按标准设定和监控,保证试验条件准确。
试验过程定期检查样品状态,防止意外致试验失败。
计算机盐雾试验结果评估
首先观察计算机外观,如是否生锈、变色、有腐蚀痕迹等,评估外观腐蚀情况。
然后通过万用表等设备测试电气性能,对比试验前后电阻、绝缘等参数变化,评估电气性能可靠性。
根据外观和电气性能综合变化,判断计算机在盐雾环境下耐受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计算机盐雾试验应用场景
应用于计算机生产厂家产品质量检测,确保出厂产品适应含盐环境。
用于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计算机产品质量把关,验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还可用于科研机构研究计算机在盐雾环境下腐蚀机制和防护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