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周转箱生物环境试验是针对塑料周转箱在生物环境下性能表现的专项检测,旨在评估其耐生物侵蚀、微生物附着等情况,保障其在相关场景的适用性与安全性。
塑料周转箱生物环境试验目的
其一为检测塑料周转箱是否会被生物环境中的微生物等侵蚀,保证其结构稳定性,防止因生物作用导致周转箱破损。其二是评估周转箱对微生物附着生长的抵抗能力,避免微生物附着影响其正常使用功能。其三是确定周转箱在生物环境中是否释放有害物质,保障生态及接触生物的安全。
塑料周转箱生物环境试验原理
该试验原理是将塑料周转箱置于模拟生物环境中,利用微生物的生长代谢等活动作用于周转箱,通过观测周转箱外观、重量、物理性能等变化,分析其在生物环境下的反应。例如,微生物分泌的代谢产物可能与塑料发生化学反应,致使周转箱性能改变。
塑料周转箱生物环境试验所需设备
需恒温恒湿箱来模拟生物环境的温湿度条件,微生物培养装置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环境,电子天平用于测量周转箱试验前后重量变化,万能材料试验机可测试周转箱试验前后的物理力学性能。
塑料周转箱生物环境试验条件
温度一般设置在25℃-37℃,模拟常见生物环境温度范围;湿度控制在60%-80%RH,符合微生物生长湿度要求;试验时间根据具体标准设定,常见有7天、14天等时长。
塑料周转箱生物环境试验步骤
首先准备待测塑料周转箱样品,清洁处理后称重并记录初始物理性能。然后将样品放置于设置好条件的微生物培养环境中。经过规定时间后,取出样品,再次称重、测试物理性能,观察外观是否有霉变、腐蚀等现象并记录。
塑料周转箱生物环境试验参考标准
GB/T 1040.1-2018《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总则》,用于测试周转箱拉伸性能。
GB/T 1040.2-2019《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T 2410-2008《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评估周转箱透光情况。
GB/T 3682-2018《塑料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测定周转箱熔体性能。
ASTM D570-2016《塑料吸水性的标准试验方法》,测试周转箱吸水性能。
ISO 22196-2011《塑料 微生物对塑料基质的生物分解性和崩解性的测定 采用分析测量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用于评估生物分解性。
GB/T 1844.1-2008《塑料 符号和缩略语 第1部分:基础标准》。
GB/T 9341-2008《塑料 弯曲性能的测定》,测试周转箱弯曲性能。
GB/T 16422.3-2014《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模拟光照生物环境影响。
GB/T 21529-2008《塑料 耐候性能试验方法 氙弧灯》,用于氙弧灯环境下的耐候性测试。
塑料周转箱生物环境试验注意事项
试验前样品清洁要彻底,避免原有杂质干扰试验结果。试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环境条件稳定性,精准维持温度、湿度等参数。还要定期观察样品状态,保证记录准确无误。
塑料周转箱生物环境试验结果评估
结果评估首先看重量变化,若变化过大表明可能有生物侵蚀。其次依据物理性能测试结果,如拉伸、弯曲性能是否下降来判断。同时观察外观是否有微生物附着、霉变等情况,综合多方面评估周转箱在生物环境下的性能优劣。
塑料周转箱生物环境试验应用场景
应用于食品行业,盛放食品的周转箱需评估生物环境安全性;农业领域,周转箱运输农产品时要考虑生物环境影响;医药行业,盛放医药用品的周转箱也需进行该试验以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