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生物环境试验是针对家具在生物相关环境条件下性能等方面进行的测试,旨在评估家具受生物因素影响的情况,保障家具在实际使用中应对生物环境的能力。
家具生物环境试验目的
目的之一是检测家具是否会受生物侵蚀等影响,确保家具的耐久性。例如防止霉菌在家具表面滋生影响美观和结构。
其二是评估家具材质对生物(如昆虫等)的抵御能力,保证家具在有生物存在环境中不被破坏。
其三是确定家具在生物环境下的安全性,保障使用者不会因家具受生物影响而产生健康等问题。
家具生物环境试验原理
利用模拟生物环境因素,如设置特定的温度、湿度、生物菌种等条件,让家具处于模拟的生物作用场景中,通过观察家具的外观、性能等变化来判断其受生物影响的情况。
例如模拟霉菌生长环境,控制温度和湿度在霉菌适宜生长的范围,使家具表面接触霉菌孢子,观察霉菌滋生情况及对家具的影响。
再如模拟昆虫侵蚀环境,将家具放置在有特定昆虫的环境中,观察昆虫对家具材质的啃食等破坏情况。
家具生物环境试验所需设备
需要霉菌培养箱,用于模拟霉菌生长的温湿度环境来进行霉菌相关试验。
还需要昆虫饲养箱,以便模拟昆虫侵蚀环境,容纳试验用昆虫和家具样品。
另外,需要温湿度控制设备,精准调节试验环境的温湿度条件,保证试验环境符合设定要求。
可能还需要显微镜等观察设备,用于观察家具表面生物作用后的微观变化情况。
家具生物环境试验条件
温度条件方面,一般霉菌试验可能设置在25-30℃左右,昆虫试验根据不同昆虫种类有相应温度范围,比如常见仓储害虫可能在20-35℃。
湿度条件上,霉菌试验通常要求相对湿度在70%-90%,昆虫试验湿度根据昆虫需求不同,部分可能在40%-60%。
生物因素条件,霉菌试验需要特定的霉菌菌种,昆虫试验需要特定种类的昆虫。
家具生物环境试验步骤
第一步是准备家具样品,确保样品规格、材质等符合试验要求。
第二步是设置试验环境条件,包括调节温湿度至设定值,接入相应生物因素(如霉菌孢子、昆虫等)。
第三步是将家具样品放置在试验环境中,按照预定时间进行试验,期间定期观察记录家具的外观、性能等变化情况。
第四步是试验结束后,对家具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比如观察霉菌滋生面积、昆虫侵蚀程度等。
家具生物环境试验参考标准
GB/T 39107-2020《家具 木质家具抗微生物性能测试方法》,该标准规定了木质家具抗微生物性能的测试方法等相关要求。
GB/T 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虽然不是直接针对家具生物环境,但温湿度相关可能涉及。
GB/T 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同样温湿度相关内容可能有涉及。
QB/T 2456-1999《家具表面漆膜抗霉菌性能测定法》,专门针对家具表面漆膜抗霉菌性能的测定方法。
SN/T 1193-2003《进出口纺织品抗真菌性能试验方法》,部分原理可借鉴用于家具抗真菌试验。
ASTM D3273-1996(2002)《木材腐朽试验方法》,木材相关家具可参考其中木材腐朽的试验方法。
ISO 846:1999《木材防腐剂 实验室条件下木材防腐性能的测定》,木材家具可参考其中木材防腐性能测定相关内容。
EN 1146:1994《木材防腐剂 木材耐昆虫蛀蚀性的测定》,对于家具中木材抗昆虫侵蚀可参考该标准。
JIS Z 2911:2012《涂料的防霉性试验方法》,家具涂料防霉可参考此标准。
家具生物环境试验注意事项
试验前要确保设备校准准确,保证试验环境条件的精确性。
在引入生物因素时,要严格按照生物安全规定操作,防止生物因素外泄造成污染等问题。
试验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试验环境和家具样品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家具生物环境试验结果评估
根据试验中观察到的霉菌滋生情况,如滋生面积、颜色变化等评估家具抗霉菌性能。
昆虫侵蚀的程度,比如啃食的深度、面积等评估家具抗昆虫侵蚀性能。
综合各项指标,判断家具在生物环境下的整体性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家具生物环境试验应用场景
应用于家具生产企业,用于检测生产的家具是否符合在生物环境下的性能要求,保障产品质量。
在家具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对市场上的家具进行生物环境性能检测,确保消费者使用的家具安全可靠。
还可应用于家具研发领域,帮助研发人员了解家具在生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优化家具材质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