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滤网生物环境试验是针对空气净化器滤网在生物污染环境下性能的测试,旨在评估滤网对生物污染物的过滤等性能,保障其净化含生物污染物空气的效果。
空气净化器滤网生物环境试验目的
目的是测定滤网对细菌、病毒等生物污染物的过滤效率,判断滤网是否符合生物净化相关标准要求,为产品质量提供依据,同时探究滤网在生物环境下的长期稳定性,以及发现滤网存在的问题以改进其性能。
通过该试验还能为空气净化器的设计优化提供数据支撑,确保产品在实际使用中能有效应对生物污染情况。
空气净化器滤网生物环境试验原理
利用生物污染物发生装置生成特定种类和浓度的生物污染物,使含生物污染物的空气流经空气净化器滤网,然后用采样装置采集过滤前后的空气样本。
接着通过微生物检测设备分析样本中生物污染物的含量,依据过滤前后生物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来计算滤网对生物污染物的过滤效率,从而明确滤网的生物净化性能。
空气净化器滤网生物环境试验所需设备
需生物污染物发生装置,用于产生试验所需的生物污染物;空气净化器测试舱,为试验提供封闭且可控的环境空间。
还需要空气采样器来采集空气样本,微生物检测设备(如菌落计数器等)用于检测样本中生物污染物数量,以及空气流量控制器以维持试验中稳定的空气流量,温湿度控制设备保证试验环境温湿度符合设定要求。
空气净化器滤网生物环境试验条件
试验环境温湿度需控制在特定范围,例如温度一般为20-25℃,相对湿度40%-60%。
生物污染物浓度要按标准设定,空气流量需稳定在规定值,如0.1-0.5m³/min,试验时间要满足相关标准规定,通常为数小时至数十小时。
空气净化器滤网生物环境试验步骤
首先安装滤网到空气净化器测试舱内,准备好相关设备并校准。然后开启生物污染物发生装置产生设定浓度的生物污染物,调节空气流量控制器使流量稳定。
开启空气净化器运行一定时间后,用空气采样器分别采集过滤前和过滤后的空气样本,将样本送至微生物检测设备检测,记录生物污染物数量,最后根据数据计算滤网对生物污染物的过滤效率等指标。
空气净化器滤网生物环境试验参考标准
GB/T 18801-2015《空气净化器》,其中涉及空气净化器滤网生物净化性能的相关要求。
ISO 16890:201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空气净化器的特殊要求》,对滤网生物净化性能测试有具体规范。
ASTM E2149-19《用生物指示物通过空气传播法评估抗菌剂效力的标准试验方法》,可用于滤网生物抗菌性能评估参考。
GB/T 21551.3-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第3部分:空气净化器》,明确滤网生物环境试验的具体要求。
JIS B9908:2012《空气清洁器》,包含空气净化器滤网生物净化性能测试内容。
BS EN 1822-6:2000《滤料 第6部分:气体和粒子过滤效率的测定》,可用于滤网生物粒子过滤效率测定参考。
GB/T 35428-2017《抗菌制品抗菌性能的评价》,为滤网生物抗菌性能评价提供标准依据。
ISO 21702:2019《表面抗菌剂 评价表面抗菌剂对空气传播细菌的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对滤网生物抗菌性能试验有参考价值。
GB/T 38500-2020《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 空气净化器》,涉及滤网生物环境试验相关生态设计评价要求。
IEC 62841:201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微生物性能 空气净化器的特殊要求》,规范滤网生物抗微生物性能测试内容。
空气净化器滤网生物环境试验注意事项
试验前要确保设备校准准确,如空气流量控制器、微生物检测设备等,保证试验数据可靠。
试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环境条件,避免温湿度、空气流量等波动影响试验结果,采样时要规范操作,防止样本被污染。
还要定期维护试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以保障试验顺利进行。
空气净化器滤网生物环境试验结果评估
根据过滤前后生物污染物浓度数据计算过滤效率,若达到标准要求则滤网生物净化性能合格。
若过滤效率不达标,需分析原因,可能是滤网设计问题或设备故障等,改进后再测试。同时可通过长期试验评估滤网在生物环境下的稳定性,稳定性好则滤网可靠性高。
空气净化器滤网生物环境试验应用场景
应用于空气净化器生产企业,用于产品滤网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市场需求。
第三方检测机构可利用该试验对空气净化器产品进行检测认证,为产品进入市场提供权威报告。
科研机构也可通过此试验研发新型滤网,优化滤网设计,提升其生物净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