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袋化学环境试验是为了评估食品包装袋在化学介质等环境下的耐受性、稳定性等性能,确保食品包装能有效保护食品,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
食品包装袋化学环境试验目的
目的是检测食品包装袋在接触不同化学物质时是否会发生材质变化、是否会有有害物质迁移到食品中,以此保障食品包装的安全性,确保食品在储存和流通过程中不受包装袋化学因素的不良影响。
通过该试验还能明确包装袋对各类化学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包装袋的合理选用和食品包装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同时,可评估包装袋在化学环境下的使用寿命,以便更好地规划食品的包装存储期限等。
食品包装袋化学环境试验原理
利用模拟化学环境,使食品包装袋与特定化学介质接触,基于物质的扩散、溶解、化学反应等原理,观察包装袋的外观、物理性能(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变化以及是否有化学物质从包装袋迁移到介质中或介质渗入包装袋等情况,从而判断包装袋的化学稳定性。
例如,当包装袋与酸性、碱性或有机溶剂等化学介质接触时,依据不同化学介质的性质与包装袋材质的相互作用原理来开展测试。
通过监测化学物质在包装袋和介质之间的转移量等指标,运用物理化学中的相关原理来分析包装袋的化学环境性能。
食品包装袋化学环境试验所需设备
需要恒温恒湿箱来控制试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证试验环境的稳定性。
还需要配备能够盛放化学介质的容器,如玻璃容器、塑料容器等,根据试验需求选择合适材质和规格的容器。
此外,需要物理性能测试设备,如拉力试验机,用于测试接触化学环境前后包装袋的拉伸强度等物理性能变化;还可能用到光谱分析仪等用于检测是否有化学物质迁移等情况。
食品包装袋化学环境试验条件
温度条件一般根据相关标准设定,通常在23℃±2℃等常规温度范围,湿度也需控制在一定范围,比如相对湿度65%±5%等。
化学介质的种类和浓度要按照试验要求确定,例如模拟食品包装可能接触到的醋酸、乙醇等不同浓度的化学介质。
试验时间也是重要条件,根据不同的测试项目和标准规定不同的试验时长,可能从几小时到几十天不等。
食品包装袋化学环境试验步骤
首先准备好符合要求的食品包装袋样品,清洗并干燥后称重等预处理。
然后将样品浸入设定好浓度和温度等条件的化学介质中,按照规定时间进行浸泡试验。
浸泡结束后,取出样品,清洗干净,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同时检测化学介质中是否有包装袋材质迁移出的物质等,记录相关数据。
食品包装袋化学环境试验参考标准
GB 9683-198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10457-2009《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
GB/T 10004-2008《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GB/T 10005-2007《包装用聚乙烯扭转薄膜》
GB/T 17599-2015《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部分原理可借鉴用于包装袋化学物质检测)
ISO 105-E04:1994《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E04部分: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类似化学环境下的性能测试思路)
ASTM D543-19《塑料薄膜和片材耐液体化学试剂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可用于参考包装袋耐化学试剂性能测试
BS EN 1045-1:2004《包装 交货用中型散装容器 第1部分:总则》涉及包装在化学环境相关性能要求
ISO 22090:2007《包装 塑料薄膜和薄片 实验室条件下接触食品的薄膜和薄片的耐化学性能》是直接针对包装材料耐化学性能的标准
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规定了食品接触用塑料包装袋等的化学性能相关要求
食品包装袋化学环境试验注意事项
试验前要确保样品的预处理符合标准要求,避免样品本身存在杂质等影响试验结果。
在操作化学介质时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程,防止化学介质泄漏、接触皮肤等,佩戴好防护用具。
试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的稳定性,如温度、湿度、化学介质浓度等,保证试验条件的一致性,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食品包装袋化学环境试验结果评估
根据物理性能测试结果,如拉伸强度变化率等,判断包装袋的物理性能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通过检测化学介质中迁移物质的含量等指标,依据相关标准来评估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若迁移物质含量超出标准则说明包装袋化学性能不达标。
综合各项测试结果,全面评估食品包装袋在化学环境下的整体性能,确定是否适合用于食品包装。
食品包装袋化学环境试验应用场景
应用于食品包装袋生产企业的质量把控,在生产出包装袋后进行化学环境试验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在食品包装检测机构中,对市场上流通的食品包装袋进行化学环境性能检测,保障食品安全。
还可应用于食品包装设计研发阶段,通过化学环境试验来优化包装袋材质和配方,开发出更安全可靠的食品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