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综合应力试验是为全面评估无人机在多种应力条件下性能、可靠性与结构完整性的测试,通过模拟多工况检验其适应能力。
无人机综合应力试验目的
目的是验证无人机在飞行中面临的振动、冲击、温度变化等应力下的功能稳定性,保障实际应用安全性与可靠性。
可发现设计制造潜在问题,为改进优化提供依据,保障无人机长期稳定运行。
能评估无人机极端环境工作能力,拓展适用环境范围,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无人机综合应力试验原理
利用模拟设备模拟实际飞行应力因素,如振动台模拟振动应力、温度箱模拟温湿度应力、冲击装置模拟冲击应力等。
将无人机置于模拟应力环境,监测电气性能、机械结构变化等参数,依据参数变化判断其应力耐受能力。
基于应力与响应关系原理,施加可控应力观察响应,评估综合应力耐受能力。
无人机综合应力试验所需设备
需振动试验台,用于模拟不同频率振幅的振动应力。
温度/湿度试验箱,用于模拟高低温、不同湿度环境应力。
冲击试验装置,可模拟无人机飞行碰撞冲击应力。
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测无人机应力环境下的电压、位移、温度等参数。
固定工装,用于稳固安装无人机,保证试验准确性。
无人机综合应力试验条件
试验环境温度通常控制在-40℃至85℃等,依无人机设计使用范围确定。
振动试验频率范围一般设为10Hz-2000Hz,振幅按标准要求设定。
冲击试验的加速度峰值、脉冲持续时间等参数需符合相关标准规定,保证试验条件规范性。
无人机综合应力试验步骤
首先试验前准备,安装无人机到固定工装,连接数据采集系统,检查设备状态。
依次进行不同应力条件试验,如先进行振动试验,设置频率、振幅等参数后启动,监测数据。
接着进行温度环境试验,将无人机放入温度箱,设置目标温度保持一定时间,观察参数变化,再进行冲击试验等,完成各项工况测试后分析采集数据。
无人机综合应力试验参考标准
GB/T 26242-2010《小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环境试验方法》
RTCA DO-160《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GB/T 20138-2017《民用轻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环境试验方法》
ISO 20641:2018《航空航天系列-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环境试验》
SAE ARP 5950《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环境试验方法》
IEC 60068系列标准,如IEC 60068-2-27《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b:冲击》等相关部分
HB 6167.2-1988《民用飞机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2部分:温度》
HB 6167.3-1988《民用飞机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3部分:湿度》
HB 6167.5-1988《民用飞机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 第5部分:振动》
QJ 3034-1998《航天用小型无人机系统环境试验方法》
无人机综合应力试验注意事项
试验前确保无人机安装牢固,避免试验中位移影响结果。
严格按参考标准设置试验条件,不得随意更改参数,保证试验可重复性与准确性。
试验过程密切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出现异常及时停止试验排查原因。
无人机综合应力试验结果评估
根据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参数,分析无人机不同应力下性能变化,如电气性能是否稳定、结构是否变形等。
对比试验前后无人机状态,判断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与相关标准规定,符合则综合应力性能合格。
若参数异常或性能不达标,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提升无人机综合应力能力。
无人机综合应力试验应用场景
应用于无人机研发阶段,通过试验优化设计,确保产品质量。
在无人机生产制造过程中,用于产品质量检验,筛选合格产品。
可用于无人机质量认证环节,证明其在各种应力环境下可靠性,为市场推广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