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环综合应力试验是针对智能手环开展的全面评估其在多种应力作用下性能、可靠性等的试验,通过模拟不同应力条件检验手环各方面表现。
智能手环综合应力试验目的
目的是检验智能手环在机械应力、环境应力等作用下的结构完整性,确保实际使用中能承受日常碰撞、振动等不损坏。
评估智能手环在应力影响下的功能稳定性,保证各项功能如心率监测等在应力后正常工作。
通过试验找出手环设计或制造薄弱环节,为改进产品提供依据。
智能手环综合应力试验原理
利用机械装置模拟不同方向和大小冲击力、振动等应力,使手环处应力环境,监测响应分析性能变化。
模拟环境应力时,借助温湿度控制设备和振动台,营造不同温湿度和振动频率环境,观察手环表现。
基于力学和电子信号检测原理,对应力下手环结构变形和电子功能信号变化监测分析。
智能手环综合应力试验所需设备
需要振动试验台,可调节振动频率、振幅等参数模拟振动应力。
冲击试验装置,能产生不同能量冲击力,模拟手环碰撞情况。
温湿度箱,用于模拟不同温湿度环境,测试手环温湿度应力下性能。
拉力试验机,可对手环进行拉伸应力测试,检测结构抗拉强度。
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手环应力下各种数据,如电子信号、温度等。
智能手环综合应力试验条件
试验环境温度一般设23℃±5℃,湿度45%-75%RH,模拟常规使用环境。
振动试验频率范围10Hz-500Hz,振幅按标准设定,如0.15mm-1.5mm等。
冲击试验冲击能量根据手环实际使用场景确定,一般几焦耳到几十焦耳不等。
智能手环综合应力试验步骤
首先将手环安装固定在试验设备上,连接好数据采集系统。
开启温湿度箱,调节至设定温湿度条件,让手环预适应一段时间。
启动振动试验台,按设定频率和振幅进行振动试验,同时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实时数据。
进行冲击试验,设置好冲击能量和次数,对手环冲击测试并记录数据。
试验结束后,检查手环外观是否损坏,查看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功能数据是否正常。
智能手环综合应力试验参考标准
GB/T 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规定低温环境试验要求方法。
GB/T 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明确高温环境试验内容。
GB/T 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振动(正弦)》,规范振动试验标准。
GB/T 2423.51-20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b和导则:冲击》,规定冲击试验内容。
IEC 60068-2-1:2007《Environmental testing-Part 2-1: Tests-Test A: Cold》,国际通用低温试验标准。
IEC 60068-2-2:2007《Environmental testing-Part 2-2: Tests-Test B: Dry heat》,国际通用高温试验标准。
IEC 60068-2-6:2007《Environmental testing-Part 2-6: Tests-Test Ed: Free fall》,涉及自由跌落等冲击试验标准。
QB/T 5318-2018《智能运动手环》,针对智能运动手环性能、试验方法等作出规定。
ISO 22810:2010《Sporting goods-Wearable sports activity monitors》,国际可穿戴运动监测设备标准。
ASTM F2623-11《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Physical Durability of Consumer Products》,评估消费品物理耐久性试验方法标准。
智能手环综合应力试验注意事项
试验前确保手环正常工作,电量充足,避免因手环本身问题影响试验结果。
安装手环时要固定牢固,防止试验中手环松动致数据不准确或损坏。
调节试验设备参数时,严格按标准要求,避免参数设置错误影响试验科学性可靠性。
智能手环综合应力试验结果评估
首先观察手环外观,无明显变形、开裂等损坏则结构强度符合要求。
查看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功能数据,与试验前一致或在正常偏差范围内则功能稳定性良好。
根据试验异常情况,如某应力下功能短暂失效等,分析问题及对产品性能影响程度。
智能手环综合应力试验应用场景
研发阶段通过试验验证产品设计合理性可靠性,为产品优化提供依据。
生产企业量产前抽检,确保批次产品满足应力性能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质量监督部门检测产品时,综合应力试验是重要检测手段,保障市场产品符合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