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服色牢度测试是针对护士服面料染色部分进行的检测,旨在评估其在洗涤、摩擦、光照等条件下的色彩保持性能,保障护士服的质量与外观稳定性。
护士服色牢度测试目的
目的之一是确保护士服在日常穿着中的洗涤过程中,颜色不会大量褪去,维持服装的原有色泽,保证护士服的美观性。其二是检验护士服在与人体皮肤摩擦等情况下的色牢度,防止因摩擦导致颜色沾染皮肤或服装本身褪色影响使用。另外,测试也能评估护士服在光照环境下的色牢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日光下颜色快速变化,从而延长护士服的使用寿命和保持其专业外观。
护士服色牢度测试方法
常见的方法有耐洗色牢度测试,通过将样品与标准洗涤液在特定条件下洗涤,然后对比洗涤前后的色差来评定。耐摩擦色牢度测试则是用摩擦仪对样品进行干摩擦或湿摩擦,观察摩擦材料上的染色情况来判断。还有耐光照色牢度测试,将样品放置在光照箱中,模拟不同光照强度和时间,之后检测颜色变化。
护士服色牢度测试分类
按测试条件分类,有耐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光照色牢度等。按测试对象的不同部位,可分为局部色牢度和整体色牢度测试。从测试介质来看,有水洗介质的耐洗色牢度,有摩擦介质的耐摩擦色牢度等不同分类方式。
护士服色牢度测试范围
范围包括各种材质的护士服面料,如棉、涤棉混纺等不同纤维材质的服装。涵盖不同颜色的护士服,无论是浅色还是深色,都需要进行色牢度测试。同时,适用于不同洗涤条件下的护士服,包括常规机洗、手洗等不同洗涤方式下的色牢度评估。
护士服色牢度测试项目
主要项目有耐洗色牢度项目,检测在规定洗涤条件下的褪色情况。耐摩擦色牢度项目,测试干摩擦和湿摩擦时的色牢度表现。耐光照色牢度项目,测定在光照环境下的颜色变化程度等项目。
护士服色牢度测试参考标准
参考GB/T 3921.1-2020《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 第1部分:试验方法》,该标准规定了耐洗色牢度的试验方法等要求。
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用于规范耐摩擦色牢度的测试。
GB/T 8427-2022《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 氙弧》,涉及耐光照色牢度中氙弧光照的测试。
GB/T 16991-2015《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光、汗复合色牢度》,针对同时受光照和汗液影响的色牢度测试。
ISO 105-C06: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C06部分: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国际上相关的耐光照色牢度测试标准。
AATCC 16-2018《Colorfastness to Light》,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关于耐光照色牢度的标准。
AATCC 132-2019《Colorfastness to Washing》,耐洗色牢度的相关标准。
AATCC 116-2013《Colorfastness to Rubbing》,耐摩擦色牢度的标准。
BS EN ISO 105-B02:2013《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Part B02: Colour fastness to artificial light: carbon arc》,英国相关的耐光照色牢度标准。
护士服色牢度测试注意事项
测试前要确保样品状态稳定,没有额外的污渍或损坏。在耐洗色牢度测试中,要严格控制洗涤液的浓度、温度、时间等参数,保证测试条件的一致性。耐摩擦色牢度测试时,要正确调整摩擦仪的压力等设置,确保测试结果准确。
护士服色牢度测试合规判定
合规判定是将测试得到的色牢度结果与相关标准规定的合格指标进行对比。如果测试结果满足标准中对于耐洗、耐摩擦、耐光照等色牢度的要求,那么该护士服在色牢度方面就是合规的。若不满足,则判定为不合规。
护士服色牢度测试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包括护士服生产企业的质量把控,在生产出护士服后进行色牢度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也用于纺织品检测机构对护士服进行第三方检测,为市场监管提供依据。还可以在医院等使用单位对采购的护士服进行抽检,保障医护人员穿着的护士服质量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