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衣色牢度测试是对毛衣颜色在受到外力、水洗、光照等因素影响时保持色泽稳定程度的检测,旨在保障毛衣产品的质量与外观持久性。
毛衣色牢度测试目的
目的是确定毛衣颜色在实际使用或处理过程中抵抗褪色、变色等情况的能力,从而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产品质量信息,同时也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
通过色牢度测试能预测毛衣在穿着、洗涤、熨烫等日常使用场景下的颜色变化情况,避免消费者购买到易褪色影响美观的毛衣产品。
还可用于质量管控,企业依据测试结果调整染料、后处理工艺等,以生产出色牢度合格的毛衣产品。
毛衣色牢度测试方法
常见的方法有耐水洗色牢度测试,将毛衣试样在规定温度、洗涤剂等条件下洗涤,然后观察颜色变化情况。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使用摩擦色牢度仪,用干布或湿布摩擦毛衣表面,评估颜色被摩擦掉的程度。
还有耐光照色牢度测试,将毛衣试样置于光照箱中,模拟不同光照条件,一定时间后观察颜色变化,以此判断毛衣对光照的色牢度性能。
毛衣色牢度测试分类
按测试条件分类,可分为耐水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光照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等不同类别。
耐水洗色牢度又可细分为不同的水洗程序,如家用洗涤、工业洗涤等不同条件下的测试;耐摩擦色牢度有干摩擦和湿摩擦之分。
不同分类的色牢度测试针对毛衣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颜色稳定性进行评估,全面考量毛衣的色牢度性能。
毛衣色牢度测试范围
范围包括各种材质的毛衣,无论是纯毛、混纺还是化纤材质的毛衣都需要进行色牢度测试。
涵盖不同款式的毛衣,如套头毛衣、开衫毛衣等,只要是用于穿着的毛衣产品都在色牢度测试范围内。
同时涉及不同颜色的毛衣,无论颜色深浅,都要检测其色牢度性能,以确保不同颜色的毛衣在质量上都符合要求。
毛衣色牢度测试项目
主要项目有耐水洗色牢度测试项目,检测毛衣在水洗时的颜色变化情况。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项目,关注毛衣表面颜色抵抗摩擦导致掉色的能力。
耐光照色牢度测试项目,评估毛衣在光照环境下的颜色稳定性,还有耐汗渍色牢度等项目,检测毛衣接触人体汗液时的色牢度表现。
毛衣色牢度测试参考标准
参考标准GB/T 3921.1-2020《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 第1部分:试验方法》,规定了耐洗色牢度的测试方法等相关要求。
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明确了耐摩擦色牢度的测试标准和操作规范。
GB/T 8427-2019《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 氙弧》,用于规范耐光照色牢度中氙弧灯照射下的测试要求。
GB/T 10556-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汗渍色牢度》,对耐汗渍色牢度的测试方法等进行了规定。
ISO 105-C06:1994《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C06部分:耐人造光色牢度 氙弧》,国际标准中关于氙弧灯照射下耐光照色牢度的相关要求。
AATCC 61-2016《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制定的关于耐洗涤色牢度的标准。
AATCC 116-2013《耐干摩擦色牢度》,规定了干摩擦色牢度的测试方法等内容。
AATCC 130-2019《耐湿摩擦色牢度》,明确了湿摩擦色牢度的测试标准。
BS EN ISO 105-B02:1994《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B02部分:耐肥皂和洗涤剂的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英国标准中关于耐洗涤色牢度的相关要求。
毛衣色牢度测试注意事项
测试前要确保毛衣试样状态一致,避免因试样本身差异影响测试结果。
在耐水洗测试中,要严格控制水洗的温度、洗涤剂浓度、时间等参数,保证测试条件的准确性。
耐摩擦测试时,要正确调整摩擦色牢度仪的压力等参数,确保摩擦过程的规范性,从而得到可靠的测试数据。
毛衣色牢度测试合规判定
合规判定依据相应标准中规定的色牢度等级要求,若毛衣色牢度测试结果达到或超过标准规定的等级,则判定为合规。
例如,若耐水洗色牢度测试结果符合GB/T 3921.1-2020中规定的相应等级要求,那么在耐水洗方面就是合规的。
当所有相关色牢度测试项目都符合对应标准的要求时,该毛衣产品在色牢度性能上判定为合规产品。
毛衣色牢度测试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首先是服装生产企业的质量管控环节,在毛衣生产过程中进行色牢度测试,确保出厂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其次是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毛衣产品进行检测,为市场监管提供依据,保障消费者能购买到色牢度合格的毛衣产品。
还可用于贸易环节,进出口毛衣产品时需要进行色牢度测试,以符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质量要求,促进贸易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