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套色牢度测试是对袖套颜色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保持色泽不变的性能进行检测,以确保袖套颜色质量稳定,其目的、方法等多方面有特定要求。
袖套色牢度测试目的
袖套色牢度测试目的之一是评估袖套颜色在洗涤过程中的耐洗色牢度,保证袖套在日常清洗后颜色不会大量褪去,维持美观。其二是检测袖套颜色对摩擦的耐受能力,比如在穿戴或使用过程中与其他物品摩擦时,颜色不易脱落。其三是考察袖套颜色在光照等环境因素下的耐光色牢度,确保袖套在长期暴露于光线下颜色不发生明显变化。
袖套色牢度测试方法
耐洗色牢度测试方法通常是将袖套试样与标准白色织物一起放入规定的洗涤液中,在特定温度和时间下洗涤,然后对比褪色情况。耐摩擦色牢度测试分为干摩擦和湿摩擦,用规定的摩擦头在试样上往复摩擦一定次数后,观察白色织物上的沾色情况。耐光色牢度测试则是将试样置于光照设备下,经过一定时间照射后,与未照射试样对比颜色变化。
袖套色牢度测试分类
按测试因素分类,有耐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光色牢度等类别。耐洗色牢度针对洗涤过程的影响,耐摩擦色牢度对应摩擦情况,耐光色牢度关乎光照环境。按测试对象部位分类,可能涉及袖套不同区域的色牢度测试,比如袖口、袖身等不同部位的色牢度可能存在差异,需分别检测。
袖套色牢度测试范围
测试范围包括各种材质的袖套,如棉质、化纤等不同材质制作的袖套都需要进行色牢度测试。涵盖不同款式的袖套,无论是简约设计还是有特殊印花等装饰的袖套都在测试范围内。同时,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要求,可能需要符合相应标准下的色牢度测试范围。
袖套色牢度测试项目
主要项目有耐洗色牢度项目,检测袖套在洗涤条件下的颜色保持能力。耐摩擦色牢度项目,包括干摩擦和湿摩擦测试,评估袖套抗摩擦掉色的性能。耐光色牢度项目,确定袖套在光照环境下的颜色稳定性。此外,可能还包括耐汗渍色牢度等项目,考察袖套在接触人体汗液时的颜色变化情况。
袖套色牢度测试参考标准
参考标准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该标准规定了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的测试方法和评级等要求。
参考标准GB/T 3921.1-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 第1部分:试验方法》,明确了耐洗色牢度的具体试验步骤等内容。
参考标准GB/T 8427-2019《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 氙弧》,用于规范耐光色牢度中氙弧灯照射的测试方法。
参考标准GB/T 12955-2015《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汗渍色牢度》,规定了耐汗渍色牢度的测试相关要求。
参考标准ISO 105-C06:1994《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C06部分:耐人造光色牢度 氙弧》,是国际上相关耐光色牢度测试的标准。
参考标准AATCC 116-2013《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olor Fastness to Laundry》,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关于耐洗色牢度的测试标准。
参考标准AATCC 130-2012《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olor Fastness to Dry Cleaning》,涉及耐干洗色牢度的测试标准。
参考标准AATCC 8-2012《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olor Fastness to Perspiration》,关于耐汗渍色牢度的测试标准。
参考标准BS 1006:1990《Methods of Test for Colour Fastness of Textiles》,英国纺织品色牢度测试的相关标准。
袖套色牢度测试注意事项
测试时要确保试样的状态一致,比如裁剪的尺寸、预处理等要符合标准要求。耐洗色牢度测试中,洗涤液的浓度、温度、时间等参数要严格按照标准设置,避免因参数偏差影响测试结果。耐摩擦色牢度测试时,摩擦头的压力要均匀稳定,保证测试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袖套色牢度测试合规判定
合规判定是将测试得到的色牢度结果与相关标准规定的合格指标进行对比。如果耐洗色牢度结果达到标准要求的等级,耐摩擦色牢度等项目也符合标准,那么该袖套在色牢度方面判定为合规。若有任何一项测试结果不满足标准规定,则判定为不合规。
袖套色牢度测试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包括服装生产企业对袖套产品的质量把控,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色牢度测试确保出厂产品符合质量要求。也用于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市场上销售的袖套产品进行抽检,保障消费者能购买到色牢度合格的产品。还应用于进出口贸易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袖套色牢度有不同标准,通过测试确保产品符合进口国的要求,顺利进行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