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手套色牢度测试是为评估针织手套颜色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固性,通过多种方法检测其耐洗、耐摩擦等性能,保障产品质量与使用安全。
针织手套色牢度测试目的
目的之一是保证针织手套颜色在日常使用中不易褪色,维持产品外观持久美观。其二是模拟实际场景,了解手套颜色对汗液、光照等因素的耐受能力,判断颜色稳定性。再者,为产品质量把控提供依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
针织手套色牢度测试方法
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是将试样放入规定温度和洗涤剂的溶液中洗涤,再与标准色卡对比颜色变化。耐摩擦色牢度测试分干摩擦和湿摩擦,用摩擦色牢度仪摩擦试样,观察摩擦布染色情况评定。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是将试样浸泡在模拟汗液中,经一定时间后检查颜色变化。
针织手套色牢度测试分类
按测试条件分,有色牢度耐水洗测试、耐摩擦测试、耐汗渍测试等。按测试对象部位分,可能有手套表面整体色牢度测试、手指部分色牢度测试等。按测试环境因素分,包括耐光照色牢度测试、耐海水色牢度测试等不同环境下的测试。
针织手套色牢度测试范围
适用于各类材质制作的针织手套,如棉、毛、化纤等材质的针织手套均需测试。涵盖不同品牌、款式的针织手套,从民用到工业用途的针织手套都在测试范围内。
针织手套色牢度测试项目
主要项目包括耐洗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光照色牢度等,通过测试全面评估针织手套颜色稳固性能。
针织手套色牢度测试参考标准
参考GB/T 3920-2020《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规定了纺织品耐干摩擦和湿摩擦色牢度的测试方法和评级标准。
参考GB/T 3921.1-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 第1部分:试验方法》,用于确定纺织品耐家庭和商业洗涤的色牢度。
参考GB/T 10556-2013《针织内衣》中关于色牢度的相关要求,对针织手套色牢度有一定规范。
参考FZ/T 70006-2004《针织内衣》,其中涉及色牢度等质量指标规定。
参考AATCC 61-2018《汗渍色牢度》标准,用于测试纺织品耐汗渍的色牢度性能。
参考AATCC 16-2017《耐光色牢度:氙弧灯》,规定了用氙弧灯测试纺织品耐光色牢度的方法。
参考ISO 105-E04:1994《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E04部分:耐家庭和商业洗涤的色牢度》,提供国际通用的测试标准。
参考ISO 105-X12:2012《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X12部分: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关于耐光色牢度测试的国际标准。
参考BS EN ISO 105-B02:1994《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B02部分:耐水色牢度》,规定了纺织品耐水色牢度的测试方法。
参考BS EN ISO 105-E01:1994《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E01部分:耐干洗色牢度》,适用于针织手套等纺织品耐干洗色牢度的测试。
针织手套色牢度测试注意事项
测试前要确保试样状态稳定,平衡回潮率。耐水洗测试时,严格控制水温、洗涤剂浓度和洗涤时间等参数,保证测试条件准确。摩擦测试时,正确调整摩擦头压力和摩擦次数,避免操作不当影响结果。
测试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试样颜色变化,准确记录数据。定期校准测试仪器,确保仪器性能稳定,保证测试结果可靠。
不同色牢度测试项目有特殊注意事项,如耐汗渍测试中模拟汗液配制要严格按标准要求,保证成分准确。
针织手套色牢度测试合规判定
根据相应色牢度测试标准,将测试结果与标准规定的合格等级对比。若耐洗色牢度等项目达到标准要求等级,判定针织手套色牢度合规。
若任何一项色牢度测试结果未达标准要求等级,则判定不合规,需改进产品或重新生产。判定时严格依据标准评级规则,确保结果准确。
针织手套色牢度测试应用场景
在针织手套生产企业,用于出厂前质量检测,确保符合色牢度要求。第三方检测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测试服务,出具权威检测报告。
市场监管部门抽检市场上的针织手套,通过色牢度测试监督质量,保障消费者买到合格产品。国际贸易中,色牢度测试结果是针织手套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质量依据,符合相关标准才能顺利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