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带色牢度测试是针对领带颜色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稳定程度进行的检测,通过该测试可了解领带颜色耐摩擦、耐洗涤、耐光照等性能,以保障领带产品质量与外观稳定性。
领带色牢度测试目的
目的之一是确保领带在日常穿着过程中,如与皮肤摩擦、与其他物品接触等情况下,颜色不会轻易脱落,维持美观。其二是评估领带经洗涤后的色牢度,保证洗涤后仍能保持良好的颜色状态,不影响产品的再次使用体验。其三是检测领带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的色牢度,防止长期暴露在阳光下导致颜色褪色。
领带色牢度测试方法
常见的方法有摩擦色牢度测试,通过特定的摩擦仪对领带表面进行摩擦,观察褪色情况。洗涤色牢度测试则是将领带放入规定的洗涤液中按照标准程序洗涤,然后对比洗涤前后的颜色变化。光照色牢度测试是将领带置于光照设备下,模拟不同光照条件,一段时间后检查颜色变化。
领带色牢度测试分类
按测试因素分类,有色牢度摩擦测试、色牢度洗涤测试、色牢度光照测试等。按测试对象的部位分类,可能有领带不同区域的色牢度测试,比如边缘部分和中间部分的差异测试。按测试标准的不同分类,可分为符合不同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色牢度测试类别。
领带色牢度测试范围
范围包括各种材质的领带,如丝绸、棉质、化纤等材质的领带。涵盖不同颜色的领带,无论是深色还是浅色领带都需要进行色牢度测试。同时,适用于不同生产工艺的领带,不管是染色、印花等工艺制作的领带都在测试范围内。
领带色牢度测试项目
主要项目有色牢度摩擦项目,检测领带表面颜色耐摩擦的程度。色牢度洗涤项目,测定洗涤过程对领带颜色的影响。色牢度光照项目,评估光照对领带颜色的作用效果。还有可能涉及色牢度汗渍测试等项目,模拟人体汗液对领带颜色的影响。
领带色牢度测试参考标准
参考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该标准规定了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的测试方法和评定规则。
参考GB/T 3921.1-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洗色牢度 试验1》,用于测试纺织品耐洗色牢度。
参考GB/T 8427-2019《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 氙弧》,规定了用氙弧灯测试纺织品耐人造光色牢度的方法。
参考AATCC 8-2019《Colorfastness to Washing》,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关于耐洗涤色牢度的标准。
参考AATCC 16-2018《Colorfastness to Rubbing》,关于耐摩擦色牢度的标准。
参考ISO 105-B02:2013《Textiles-Colorfastness tests-Part B02: Colorfastness to artificial light: xenon arc》,国际标准中关于氙弧灯耐人造光色牢度的规定。
参考ISO 105-E04:1994《Textiles-Colorfastness tests-Part E04: Colorfastness to perspiration》,关于耐汗渍色牢度的国际标准。
参考BS EN ISO 105-B02:2013《Textiles-Colorfastness tests-Part B02: Colorfastness to artificial light: xenon arc》,英国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相关规定。
参考JIS L 0842:2013《色牢度试验方法 氙灯日晒色牢度》,日本关于氙灯日晒色牢度测试的标准。
领带色牢度测试注意事项
测试前要确保领带状态良好,无破损等情况,避免影响测试结果。在进行摩擦测试时,要严格控制摩擦的力度、次数等参数,保证测试条件的一致性。洗涤测试时,要准确按照标准规定的洗涤液成分、温度、时间等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差异导致结果不准确。
领带色牢度测试合规判定
如果测试结果满足相关标准中规定的色牢度等级要求,则判定为合规。例如,若耐摩擦色牢度达到标准要求的等级,耐洗涤色牢度也符合规定等,就认为该领带色牢度合格。反之,如果测试结果不满足标准要求的等级,则判定为不合规。
领带色牢度测试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包括领带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环节,在产品出厂前进行色牢度测试以确保符合质量标准。还用于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领带产品进行检测,为市场监管提供依据。同时,在进出口贸易中,也需要进行色牢度测试,以符合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