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微析 | 仪器设备 | 院所资质 |
品质可靠,实力过硬
服务质量有保障
24小时咨询电话:156-0036-6678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检测领域 > 环境领域 > 土壤检测
土壤检测

土壤酶活性检测

土壤酶活性检测是评估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及生态功能的重要指标,主要测定土壤中脲酶、磷酸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等酶的活性。这些酶参与有机质分解、养分循环及污染物转化,其活性高低直接反映土壤健康状况、微生物活性及污染程度。检测通过标准化的实验方法分析特定酶促反应产物,结合环境标准判断土壤修复潜力、肥力水平及生态风险,为农业管理、污染场地修复及生态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全国热线
156-0036-6678
土壤酶活性检测 概述

土壤酶活性检测是评估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及生态功能的重要指标,主要测定土壤中脲酶、磷酸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等酶的活性。这些酶参与有机质分解、养分循环及污染物转化,其活性高低直接反映土壤健康状况、微生物活性及污染程度。检测通过标准化的实验方法分析特定酶促反应产物,结合环境标准判断土壤修复潜力、肥力水平及生态风险,为农业管理、污染场地修复及生态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酶活性检测项目介绍

土壤酶活性检测通过定量分析土壤中关键酶的催化能力,评估土壤的生物学功能。酶活性与有机质转化、氮磷循环及污染物降解密切相关,常用于监测土壤受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的生态毒性效应。

项目涵盖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裂解酶等类别,检测结果可反映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为土地修复技术选择及效果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土壤酶活性检测种类

常规检测包括:脲酶(尿素水解)、酸性/碱性磷酸酶(磷素释放)、脱氢酶(微生物呼吸活性)、过氧化氢酶(氧化应激响应)、纤维素酶(有机质分解)、蛋白酶(氮素转化)等。特定场景增加β-葡萄糖苷酶(碳循环)、芳基硫酸酯酶(硫代谢)等专项检测。

土壤酶活性检测所需样品

需采集0-20cm表层土壤混合样,去除石块及根系后过2mm筛,每份样品量≥500g。样品需冷藏(4℃)运输并在7天内完成预处理,长期保存需-20℃冷冻。污染土壤需单独标注污染物类型及浓度范围。

土壤酶活性检测方法步骤

1、样品前处理:恒温解冻后调节含水量至田间持水量60%;

2、酶反应体系:按标准加入底物(如尿素、对硝基苯磷酸盐)并控制pH、温度;

3、终止反应:加入显色剂或终止液(如NaOH、三氯乙酸);

4、产物测定:分光光度法(如靛酚蓝法测铵态氮)、荧光法或滴定法;

5、活性计算:根据单位时间内产物生成量换算酶活性单位(μg/g·h或μmol/g·h)。

土壤酶活性检测依据标准

1、GB/T 32725-2016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总则

2、HJ 717-2014 土壤质量-脲酶活性测定-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3、ISO 23753-2:2019 土壤中脱氢酶活性测定-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

4、GB/T 39228-2020 土壤磷酸酶活性测定方法

5、LY/T 1237-2021 森林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

6、ASTM D5982-15 土壤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试标准

7、HJ 1051-2019 土壤纤维素酶活性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

8、ISO 20130:2018 土壤中蛋白酶活性测定-酪蛋白底物法

9、NY/T 1121.24-2012 土壤检测第24部分: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10、GB/T 36690-2018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规范(附录B酶活性检测)

11、EPA 600/R-17/218 美国EPA土壤生物指标检测指南(酶活性部分)

12、DIN 19738:2017 德国土壤质量-酶活性生态毒理评价标准

土壤酶活性检测服务周期

常规检测5-7个工作日(单项酶),全项组合检测10-15个工作日。含污染物胁迫实验的专项研究需延长至20-30个工作日,低温保存样品需额外增加2天平衡时间。

土壤酶活性检测应用场景

1、农业领域:有机肥施用效果评估、连作障碍土壤改良方案制定;

2、污染修复:石油烃/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进程监控;

3、生态调查:矿区复垦、湿地退化等生态系统的功能恢复评价;

4、科研实验:新型农药/纳米材料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

5、环境监测:垃圾填埋场、工业园区周边土壤生态风险预警。

  • 上一篇:土壤质地检测
  • 下一篇:土壤脲酶检测
  • 本文标签:土壤检测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56-0036-667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56-0036-6678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