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碰撞测试是对汽车在侧面受撞击时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的测试,旨在检验车辆侧面结构抵御碰撞的能力以及对车内乘员的保护效果。
侧面碰撞测试目的
目的是确定车辆侧面在碰撞时能否有效吸收能量,减少车身变形,从而保护车内人员免受严重伤害。通过该测试可以优化车辆设计,提升侧面碰撞时的安全性能。
同时,侧面碰撞测试能为消费者提供车辆侧面安全的参考信息,促使车企不断改进车辆的侧面防护结构。
还能推动汽车安全标准的完善,确保汽车在侧面碰撞场景下符合安全要求。
侧面碰撞测试方法
通常采用移动台车碰撞试验,移动台车以特定速度撞击被测车辆的侧面,模拟不同类型的侧面碰撞场景。
也会通过固定壁障碰撞试验,让车辆以规定速度侧面撞击固定壁障,观察车辆变形和乘员保护情况。
测试过程中会借助传感器监测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位移等数据,以全面分析车辆的侧面碰撞响应。
侧面碰撞测试分类
按碰撞对象可分为移动台车侧面碰撞、固定壁障侧面碰撞等类别。
按碰撞速度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等级速度的侧面碰撞测试,如低速、中速、高速侧面碰撞等。
还可根据碰撞角度分为不同角度的侧面碰撞测试,以模拟多种实际侧面碰撞工况。
侧面碰撞测试范围
涵盖各类乘用车、商用车等车辆的侧面碰撞性能测试。
包括不同车型尺寸、不同车身结构类型的车辆都需要进行侧面碰撞测试来评估其安全性能。
同时,针对车辆的不同配置,如有无侧气帘、不同强度的车身结构等,都在侧面碰撞测试范围之内。
侧面碰撞测试项目
首先是车身结构变形情况检测,观察车门、车身侧面等部位的变形程度。
其次是车内乘员保护项目,包括假人头部、胸部、腹部等部位的加速度、位移等数据测量,评估对乘员的保护效果。
还有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的触发及工作情况测试,看其在侧面碰撞时是否能正常发挥作用。
侧面碰撞测试参考标准
GB/T 20071-2006《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虽主要是正面,但侧面碰撞相关标准也有借鉴,其中涉及碰撞安全的基本要求。
ECE R95《关于批准机动车乘员保护用的侧面碰撞保护装置的统一规定》是重要的侧面碰撞相关标准,规定了侧面碰撞保护装置的要求等。
ISO 19800-3:2019《道路车辆 侧面碰撞保护 第3部分:乘用车的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明确了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的相关要求。
GB 11551-2014《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中的部分内容对侧面碰撞测试的试验方法等有参考意义。
GB/T 31498-2015《道路车辆 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规定了侧面碰撞时乘员保护的具体要求和测试方法等。
FMVSS 214《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 侧面碰撞保护》是美国关于侧面碰撞的重要标准,对车辆侧面碰撞性能有严格要求。
JASO M400:2015《汽车侧面碰撞试验方法》规定了日本汽车侧面碰撞的试验方法等内容。
UN R127《关于批准机动车辆用侧面碰撞保护装置的统一规定》进一步规范了侧面碰撞保护装置的批准等相关事宜。
GB/T 37303-2019《轻型汽车侧面碰撞能量吸收要求及试验方法》明确了轻型汽车侧面碰撞能量吸收的相关要求和试验方法。
SAE J211-2019《汽车侧面碰撞试验方法标准》也为侧面碰撞测试提供了相关的试验方法等指导。
侧面碰撞测试注意事项
测试前要确保车辆状态正常,车辆的安全装置等应处于完好状态,避免因车辆自身问题影响测试结果。
测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操作,包括碰撞速度、碰撞角度等参数要准确控制。
测试后要仔细检查车辆的损伤情况和传感器数据,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便准确分析车辆的侧面碰撞性能。
侧面碰撞测试合规判定
首先根据测试得到的车身结构变形数据,若变形在标准允许范围内则符合基本要求。
其次依据车内乘员保护相关数据,如假人各部位的加速度等指标在安全限值内,则判定乘员保护方面合规。
同时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的工作情况符合标准要求时,整体侧面碰撞测试判定为合规。
侧面碰撞测试应用场景
在汽车研发阶段,通过侧面碰撞测试来优化车辆设计,提升安全性能。
车企在新车上市前,必须进行侧面碰撞测试以满足市场准入要求,确保车辆能在市场上销售。
在汽车质量监管中,相关部门会通过侧面碰撞测试来检查车辆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的用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