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检测是针对空气中或相关介质中颗粒物(PM)开展的检测工作,目的是了解PM相关情况以服务环境、汽车等领域的管理与评估。
PM检测目的
目的之一是评估环境中PM的污染程度,为环境治理策略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其二是检测汽车尾气中PM含量,确保汽车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其三是分析PM成分及特性,研究其对人体健康与环境的影响;其四是为制定PM相关排放标准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其五是监测工业生产等活动中PM排放,助力企业优化生产减少污染。
PM检测方法
重量法是常用方法,通过采集空气或尾气中颗粒物,称量滤膜重量差值来确定PM浓度;光散射法利用颗粒物对光的散射原理,依据散射光强换算PM浓度;β射线吸收法借助β射线通过颗粒物时的吸收原理测定PM含量。
PM检测分类
按检测场景分,有环境空气PM检测和汽车尾气PM检测;按颗粒物粒径分,包括PM10检测(粒径≤10μm)、PM2.5检测(粒径≤2.5μm)等;按检测对象分,有工业源PM检测、交通源PM检测等。
PM检测范围
环境空气PM检测涵盖城市大气、农村大气等不同区域;汽车尾气PM检测涉及各类机动车,如汽油车、柴油车等;工业源PM检测包括化工、冶金等产生PM排放的工业企业。
PM检测项目
主要项目有PM浓度检测,测定单位体积中PM质量;还有PM成分分析,检测PM中重金属、碳颗粒等具体成分;另外包括PM形态检测,了解颗粒物形状等特征。
PM检测参考标准
《环境空气 颗粒物浓度测定 重量法》规定了环境空气中PM重量法检测操作要求。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阶段)》涉及汽车尾气中PM检测标准。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规范工业源PM检测采样流程。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明确环境中不同粒径PM浓度限值。
《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针对柴油车尾气PM检测有详细要求。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各类污染源PM排放浓度等。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涉及室内环境中PM检测及限值。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针对锅炉排放PM有检测和限值标准。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火电厂排放PM检测及限值作出规定。
PM检测注意事项
采样时要保证采样设备密封性,避免外界颗粒物干扰结果;检测仪器需定期校准,确保测量准确性;汽车尾气检测时要保证车辆处于正常工况下采样。
PM检测合规判定
环境空气检测中,PM浓度结果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则合规;汽车尾气检测里,PM含量在汽车排放标准限值内判定为合规;工业源PM检测时,排放指标满足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即为合规。
PM检测应用场景
应用于环境监测部门对城市空气质量日常监测;汽车制造企业对新车尾气排放检测以确保符合标准;工业企业监测自身生产中PM排放是否达标,保障环保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