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噪音测试是对汽车相关附件产生的噪音进行检测,以评估附件噪音特性,保障车辆内部声学环境符合标准要求,提升驾乘舒适性。
附件噪音测试目的
目的是确定附件产生的噪音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避免噪音过大影响驾乘人员的体验,同时为改进附件设计提供依据,确保汽车整体声学性能达标。
通过测试能排查附件可能存在的异常噪音问题,保障车辆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噪音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如烦躁、听力损伤等风险。
还能为汽车产品的质量把控提供数据支持,使产品符合市场对于静音性的期望,增强产品竞争力。
附件噪音测试方法
常用方法有在消声室或半消声室中对附件进行安装测试,通过麦克风采集噪音信号,利用声学测试仪器记录噪音的声压级、频率等参数。
也可在实车环境中,模拟车辆不同工况,如怠速、行驶等,测量附件在实际运行中的噪音情况,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将噪音数据传输到电脑进行分析。
另外,还能采用振动-声学耦合测试方法,结合附件的振动情况来分析噪音产生的根源,从而更精准地评估噪音特性。
附件噪音测试分类
按测试环境分类,可分为消声室测试和实车环境测试。消声室测试能排除外界干扰,精准测量附件本征噪音;实车环境测试则更贴近实际使用场景。
按附件类型分类,有内饰附件噪音测试、发动机附件噪音测试、底盘附件噪音测试等。不同类型附件的噪音特性不同,测试侧重点也有所差异。
按测试工况分类,包括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静态测试是附件静止时的噪音情况,动态测试是附件在运动状态下的噪音表现。
附件噪音测试范围
范围涵盖汽车内饰的各种附件,如车门内饰板、座椅、中控台等产生的噪音检测。
还包括发动机相关附件,像皮带轮、水泵等的噪音测试,以及底盘附件,如悬挂系统附件、刹车系统附件等的噪音评估。
同时涉及车辆行驶过程中附件因振动等产生的噪音范围,从低频到高频的全频段噪音都需要进行测试评估。
附件噪音测试项目
主要项目有声压级测量,确定噪音的大小;频率分析,找出噪音的主要频率成分;时域波形观察,了解噪音的时间变化规律。
还有噪音的空间分布测试,查看不同位置的噪音差异;噪音的稳定性测试,评估附件在不同工况下噪音的稳定性。
以及与其他部件噪音的协同测试,分析附件噪音与整车其他部分噪音的相互影响关系。
附件噪音测试参考标准
GB/T 18697-2002《声学 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方法》,该标准规定了汽车车内噪声的测量方法等要求。
ISO 362:1993《道路车辆 驾驶员耳旁噪声的测量》,用于规范车辆驾驶员耳旁噪音的测量。
GB/T 28959-2012《声学 汽车车内噪声的实验室测量》,明确了车内噪声实验室测量的相关内容。
SAE J1169《Passenger Car Interior Noise Level Measurement》,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关于乘用车内饰噪音水平测量的标准。
ISO 26270:2009《Road vehicles-Measurement of noise emitted by motor vehicles》,规定了机动车辐射噪音的测量方法。
GB/T 37451-2019《声学 汽车定置噪声测量方法》,对汽车定置噪音测量进行了规范。
ISO 10844:2000《Road vehicles-Measurement of noise emitted by motor vehicles at idle speed》,针对机动车怠速辐射噪音的测量标准。
GB/T 4760-2018《汽车室内噪声测量方法》,详细规定了汽车室内噪声的测量步骤等。
SAE J954《Passenger Car Interior Noise Level》,美国关于乘用车内饰噪音水平的标准。
GB/T 14365-2017《声学 机动车辆定置噪声测量方法》,规范机动车辆定置噪声的测量。
附件噪音测试注意事项
测试前要确保测试仪器校准准确,避免因仪器误差导致测试数据不准确。
测试环境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如消声室的本底噪声要低于规定值,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在实车测试时,要固定好测试设备,避免设备振动等引入额外噪音干扰测试结果。
附件噪音测试合规判定
将测试得到的附件噪音参数与相关标准规定的限值进行对比,若测试值小于等于标准限值,则判定为合规。
若部分参数超过限值,需要分析原因,看是附件设计问题还是安装问题等,然后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后重新测试,直到符合标准为止。
同时要考虑不同工况下的综合判定,不能仅依据单一工况的测试结果来判定是否合规。
附件噪音测试应用场景
应用于汽车研发阶段,对新设计的附件进行噪音评估,以优化设计。
在汽车生产过程中,用于质量把控,检测生产出来的附件是否符合噪音标准要求。
还可应用于汽车售后市场,对车辆出现噪音问题的附件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是附件本身的噪音超标导致车内噪音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