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紫外(UV)测试是针对光伏组件在紫外辐射环境下性能、耐久性等进行检测的技术,旨在评估组件抗老化等特性。
光伏组件紫外(UV)测试目的
其一可检测光伏组件长期紫外光照下封装材料的老化情况,如封装材料是否变黄、开裂等;其二能确定紫外辐射对组件电气性能的影响,像短路电流、开路电压等参数的变化;其三可研究组件在紫外环境中光学性能的衰减情况,保障组件发电效率稳定性。
光伏组件紫外(UV)测试方法
常用将光伏组件置于紫外老化试验箱,设定特定紫外辐射强度、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加速老化测试,定期测量组件电气参数、外观形貌等指标分析变化;也可采用氙灯老化试验模拟自然环境中紫外及其他光谱辐射综合影响,更贴近实际使用场景。
光伏组件紫外(UV)测试分类
按测试紫外辐射波长范围分特定波段紫外测试;按测试环境条件分恒定条件和循环条件(紫外辐射与温湿度循环交替)下的测试;按测试对象细分有封装材料和组件整体的紫外测试。
光伏组件紫外(UV)测试范围
涵盖各类晶硅光伏组件、薄膜光伏组件等不同类型组件;涉及不同地域、安装环境下可能遭遇紫外辐射的光伏组件,包括户外暴露测试和实验室模拟测试;还包括新研发光伏组件材料和结构的紫外测试。
光伏组件紫外(UV)测试项目
包括组件外观的紫外老化观察,如颜色变化、表面损伤情况;电气性能测试,如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填充因子等参数测试;光学性能测试,如透光率、反射率等变化测定;还有封装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在紫外老化后的变化。
光伏组件紫外(UV)测试参考标准
GB/T 19394-2013《光伏器件 标准光源》规定了光伏器件测试用标准光源要求。
GB/T 20043-2011《光伏能源系统用光伏组件安全鉴定》涉及光伏组件相关安全及性能鉴定要求。
IEC 61215:2016《Crystalline silicon terrestrial photovoltaic modules-Design qualification and type approval》是晶硅地面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标准。
IEC 61730-1:2016《Safety of photovoltaic (PV) modules-Part 1: Requirements》规定光伏组件安全第一部分要求。
IEC 61730-2:2016《Safety of photovoltaic (PV) modules-Part 2: 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on elements》是光伏组件结构元件安全要求部分。
ASTM G154-06(2018)《Standard Practice for Operating Fluorescent UV-Light Apparatus for Exposure of Nonmetallic Materials》用于非金属材料紫外光照暴露操作规范。
ASTM D4329-18《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Ultraviolet (UV) Radiation Exposure of Plastics Using Fluorescent UV Lamps》是塑料用荧光紫外灯紫外辐射暴露测试方法标准。
JIS C 8912:2014《Photovoltaic modules-Safety requirements》是日本光伏组件安全要求标准。
UL 1703-2018《Standard for Safety for Flat-Plate Photovoltaic Modules and Panels》是美国平板光伏组件和面板安全标准。
GB/T 36062-2018《光伏组件紫外预处理方法》规定光伏组件紫外预处理具体方法等要求。
光伏组件紫外(UV)测试注意事项
测试环境条件要精确控制,如紫外辐射强度、温度、湿度等需严格按标准设定,保证测试可重复性;样品安装要规范,确保组件受光角度和位置正确,避免安装误差影响结果;测试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组件,及时记录数据,防止设备故障导致数据丢失或错误。
光伏组件紫外(UV)测试合规判定
合规判定依据相关标准,若组件经紫外测试后电气性能衰减在标准允许范围,外观损伤未达影响正常使用和安全程度,封装材料性能变化符合标准要求,则判定合规;反之,指标超出标准限定范围则判定不合规,需结合组件设计要求和应用场景综合判定。
光伏组件紫外(UV)测试应用场景
应用于光伏组件研发阶段,评估新组件材料和结构抗紫外性能;生产过程中对成品组件抽检,确保符合质量标准;在光伏组件质量认证环节,是重要检测项目,保障组件市场合规性和可靠性,满足不同地区对组件性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