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衣色牢度测试是针对防晒衣颜色在各种外界因素影响下保持色泽稳定程度的检测,旨在确保防晒衣颜色性能符合标准,保障产品质量与消费者使用感受。
防晒衣色牢度测试目的
目的之一是评估防晒衣颜色在洗涤过程中的耐褪色、变色情况,保证穿着洗涤后颜色仍能保持良好状态,不影响外观。
其二是检测防晒衣颜色对摩擦的耐受能力,比如穿着过程中与皮肤、外物摩擦时颜色是否会脱落或变色,保障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
再者是了解防晒衣颜色在光照等环境因素下的色牢度,确保长期暴露在阳光下颜色不会快速退化,维持产品的防晒和外观性能。
防晒衣色牢度测试方法
耐洗色牢度测试通常采用标准洗涤程序,将防晒衣试样与标准白色织物一起在规定的洗涤剂、温度、时间等条件下洗涤,然后对比褪色情况。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分为干摩擦和湿摩擦,用规定压力的摩擦仪在试样表面往复摩擦,观察白色摩擦布的变色情况来判定色牢度。
耐光色牢度测试则是将试样置于光照设备下,模拟不同光照强度和时间,之后对比试样与未光照试样的颜色差异来评估。
防晒衣色牢度测试分类
按测试因素分类,有色牢度可分为耐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光色牢度等不同类别。
从测试对象角度,可分为面料整体色牢度测试和局部装饰部件(如印花、刺绣等)的色牢度测试。
依据测试环境差异,还能分为室内模拟环境测试和户外实际环境加速老化测试等不同分类方式。
防晒衣色牢度测试范围
范围包括各种材质的防晒衣,无论是聚酯纤维、棉麻还是其他混纺材质的防晒衣都需要进行色牢度测试。
涵盖不同颜色体系的防晒衣,从浅色到深色,都要检测其在不同条件下的色牢度表现。
适用于各类防晒衣的生产企业、质量检测机构等,用于把控产品质量是否符合市场和标准要求。
防晒衣色牢度测试项目
主要项目有耐洗色牢度项目,检测在洗涤条件下颜色的变化情况。
耐摩擦色牢度项目,包括干摩擦和湿摩擦测试,评估摩擦对颜色的影响。
耐光色牢度项目,测定在光照环境下颜色的稳定性。
防晒衣色牢度测试参考标准
参考标准GB/T 3921.1-2020《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第1部分:试验方法》,规定了耐皂洗色牢度的测试方法等要求。
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明确了耐摩擦色牢度的测试规范。
GB/T 8427-2019《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 氙弧》,用于耐光色牢度中氙弧灯照射的测试。
ISO 105-B02: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B02部分:耐人造光色牢度 氙弧》,国际上相关色牢度测试的标准参考。
ASTM D4219-19《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olor Fastness of Textiles to Light (Xenon Arc)》,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关于纺织品耐光色牢度氙弧测试的标准。
GB/T 5713-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水色牢度》,涉及耐水色牢度的测试要求。
GB/T 3922-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汗渍色牢度》,规定耐汗渍色牢度的测试方法等。
GB/T 21196.3-2007《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唾液色牢度 第3部分:模拟唾液法》,针对涉及人体接触的防晒衣耐唾液色牢度测试。
ISO 105-E04:2014《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E04部分:耐摩擦色牢度》,国际上耐摩擦色牢度测试的标准之一。
防晒衣色牢度测试注意事项
测试前要确保试样状态稳定,在标准环境条件下放置合适时间,保证测试结果准确。
操作测试设备时要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比如洗涤温度、摩擦压力等参数要精准控制,避免误差。
测试过程中要注意对试样的保护,防止额外的机械损伤或环境干扰影响色牢度测试结果。
防晒衣色牢度测试合规判定
根据测试结果与相关标准规定的色牢度等级要求进行对比,若测试结果达到或超过标准规定的等级,则判定为合规。
如果色牢度测试结果低于标准要求等级,说明产品在相应条件下颜色稳定性不足,判定为不合规,需要对产品进行改进。
合规判定要综合各项色牢度测试项目的结果,全面评估产品的颜色性能是否符合市场和安全标准要求。
防晒衣色牢度测试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首先是在防晒衣生产企业的质量管控环节,生产过程中进行色牢度测试确保产品出厂质量。
其次是在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送检的防晒衣产品进行色牢度检测,为产品质量提供公正的评估。
还应用于电商平台对上架防晒衣的质量抽检,保障消费者购买到色牢度符合要求的产品,维护市场秩序。